前天晚上9点多,记者才见到了从宁波火车站赶到宁海的张兴华。虽旅途劳累,但是一跟记者聊起徐霞客,马上便神采奕奕。
今年66岁的张兴华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上世纪80年代,他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到江苏省江阴瞻仰了徐霞客故居晴山堂,并购得一本《徐霞客游记》,回来后细心研读,被徐霞客的精神感动。因在阅读中发现了一些比较生疏以及模糊的知识,张兴华开始找资料为这本《徐霞客游记》作一些旁注。期间也参阅了别人的一些注释,但仍感觉有些不足,于是下决心编著《徐霞客游记词典》。2000年,退休后的张兴华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编著这本词典,在现有资料有限的条件下,张兴华独自去寻访当年徐霞客留下的遗迹,云南、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江苏……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每到一处,张兴华便到当地档案馆、文史办等去翻阅关于徐霞客的资料,还赶赴实地,对徐霞客的记述作印证性考察,为后人研究徐霞客提供了更为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经过20多年的寻访、编纂,张兴华的《徐霞客游记词典》终于脱稿,共计130万字。张兴华说,徐霞客那种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是现在以及今后社会一直所需要的,我编著这本词典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后人在研究徐霞客的时候有尽可能多的资料,从而让霞客精神代代延传。(记者 潘旭婷)
获奖成果:寻访徐霞客当年走过的痕迹,去云南和广西3次、去湖南和江西2次,福建、浙江、江苏分别去了一次,寻访县市上百个。每到一地,他便到当地政协、档案馆、县(市)文史办查阅、收集资料,还亲赴实地,对徐霞客的记述作印证性考查。2007年初,张兴华修改、补正了20多年的《徐霞客游记词典》终于脱稿,共计130多万字。这本集注内容比以往的相关集注更加详尽,并对《徐霞客游记》中出现的人名和小地名都一一作了考证,填补了部分集注的遗漏。
颁奖词:一位追寻霞客灵魂的花甲老人,半生上下求索,数载漫漫征程。险滩、危崖、荒漠、孤川,只为解读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修修补补20年,山山留足迹,水水皆文章。张兴华,130万字为《徐霞客游记》做了最完美的诠释。大美斯川,奇美斯文,健美斯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