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山鹰社
2009年度“中国当代徐霞客”评选候选人(团队):
北大山鹰社
名称:北京大学山鹰社 社长:薛秀丽
特色:登山、徒步、科考
主要成果
1、登山
1) 1990年,山鹰社首次攀登位于青海省内的雪山东昆仑玉珠峰,海拔6178米,共有10人登顶。这是中国民间首次以社团形式攀登雪山。
2) 1991年,攀登新疆的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登顶并未成功,队员在登山过程中参与了三次救援活动。
3) 1992年,攀登海拔7117米的念青唐古拉中央峰,三人成功登顶。这也是中国人首次登顶中央峰。
4) 1993年,重回慕士塔格峰。此次有十人登顶,并获得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称号。
5) 1994年, 11名队员成功登上青海省内的各拉丹东峰,海拔为6621米。这是炎黄子孙第一次登上长江源头的雪峰。
6) 1995年,山鹰社首次开展国际交流,与日本福冈大学联合攀登西藏的宁金抗沙峰,海拔7206米。共有4人登顶。
7) 1996年, 5名队员成功登顶位于青海的玛卿岗日峰,海拔6282米。
8) 1997年,山鹰社重回玉珠峰,这一次侧重于登山技术训练。这次活动有21人登顶,部分队员实现顶峰会合,这是中国人首次从北坡登顶。
9) 1998年,为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山鹰社攀登世界第六高峰——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填补了国内业余登山组织登顶8000米高峰的空白。当时共有三人登顶。
10) 1999年,9名队员登顶新疆的克孜色勒峰,海拔6525米。
11) 1999年,成立中国民间第一支女子登山队,攀登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在这次活动中,山鹰社队员周慧霞滑坠不幸遇难。
12) 2000年,9名队员登顶海拔6590米的桑丹康桑峰,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组队登顶该峰。
13) 2001年,10名队员登顶西藏的穷母岗日峰。队伍经受了雪崩区、冰崩区的考验,逐步走向技术型攀登。
14) 2002年,山鹰社经受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考验,在攀登喜马拉雅山脉的希夏邦马西峰时,5名队员于6700—6800米处遭遇雪崩遇难。
15) 2003年,山鹰社第三次回到了起点——东昆仑玉珠峰。这次攀登共有12人登顶,山鹰社也开始以“登山训练”为登山的主要目的的登山模式。
16) 2004 年,山鹰社 16 人登顶西藏启孜峰,这次登山活动开始尝试山峰侦查。
17) 2005年,五一假期山鹰社初次尝试阿尔卑斯式登山,并有七人登顶四川半脊峰。暑期登山活动中,再次登顶桑丹康桑。
18) 2006年,五一假期山鹰社去四川半脊进行雪山技术训练。同年暑期,山鹰社共有 15人成功登顶新疆博格达峰,这是一次高难度技术型攀登,再次证明了山鹰社的技术实力。
19) 2007年,五一假期山鹰社再次去四川半脊进行雪山技术训练。同年暑期,北大登山队共有13人登顶海拔6444米的西藏甲岗峰,实现了人类对这座未登峰的首登。
20) 2008年,北大山鹰社再次挑战七千米高峰,目标是新疆的考斯库拉克山峰,海拔 7028米。中途遇到危险的雪桥和恶劣的天气,出于安全考虑放弃登顶,转而进一步开展登山训练这次队伍主要进行了长距离雪坡行走和山脊行走的锻炼。
2、科考
1) 1992年,组织赴青海希望工程社会考察团。
2) 1993年,组织赴新疆伊犁边境贸易考察团。
3) 1994年,在攀登各拉丹东峰之余,对山峰附近的生物、地质等内容进行了有计划的初步考察和描述。
4) 1995年,组织赴云南丽江考察团,考察纳西文化、经济、教育等。编有报告书 《丽江行》。
5) 1996年,组织赴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考察团,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及经济、教育、 民族风俗等多方面的考察。编有科考报告书《果洛纪行》。
6) 1997年,组织“重走西南联大路”考察团,横穿湘黔滇。编有科考报告书《风雨联大路》。
7) 1998年,组织赴西藏珠峰地区考察团,考察藏区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并进行力所能及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编有科考报告书《走进珠穆朗玛》。
8) 1999年,组织新疆重走丝绸之路的社会科学考察团,考察丝绸之路面临新世纪的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编有科考报告书《相约天山》。
9) 2000年,组织沿青藏公路全程考察。
10) 2001年,组织对西藏尼木县的社会各方面进行考察,编有报告书《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11) 2002年,组织对西藏定日珠穆朗玛峰保护区进行考察,主要考察当地旅游业与其发展的相互关系。
12) 2003年,组织对青海玉树地区进行考察,主要考察藏区儿童教育现状。
13) 2004年,组织对西藏那曲地区进行考察,主要考察藏区妇女教育现状。
14) 2005年,组织对西藏那曲地区进行考察,主要考察藏区儿童教育现状及青藏铁路。
15) 2006年,组织对新疆阿勒泰地区进行考察,主要考察当地牧区的传统与现代化。
16) 2007年,组织对西藏林芝地区的考察,主要考察藏区儿童的教育状况和小额信贷的实施情况。
17) 2008年,组织对云南迪庆地区考察,主要了解纳西族东巴文化现状。
18) 每年1-2次大规模登山活动,创新与亮点不断。
19) 每年1次大规模科考活动,关注祖国西部边区,内容涉猎广泛。
20) 每年20余次京冀地区野外徒步活动。
21) 积极参与国内外登山、攀岩、户外类赛事。
22) 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山鹰杯户外技能大赛。
23) 出版物有《八千米生命高度》、《北大山鹰社登山手册》。
参选理由
1) 中国民间登山的先锋与旗帜。
2) 中国大学生登山户外社团中的佼佼者。
3) 每年1-2次大规模登山活动,创新与亮点不断。
4) 每年1次大规模科考活动,关注祖国西部边区,内容涉猎广泛。
5) 每年20余次京冀地区野外徒步活动。
6) 积极参与国内外登山、攀岩、户外类赛事。
7) 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山鹰杯户外技能大赛。
8) 与多家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等合作,社会宣传效应高。
9) 出版物有《八千米生命高度》、《北大山鹰社登山手册》。
10) 积极宣传环保,社会责任感强。以2007年践行绿色登山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