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13年、举办了12届的开游节,就像一瓶陈年老酒,芳香四溢,引来四海宾朋。
本着“节俭办节、注重实效、以节为媒、促进发展”的原则,紧扣“天下旅游·宁海开游”、“游线申世遗,你我共参与”主题,第十二届开游节期间,各项精心安排的活动紧凑有序地开展:浙港澳旅游合作研讨会暨旅行商大会、全国政协委员徐霞客游线申世遗与游线标志地评选论证研讨会、“看晚报、游浙江”全国二十省25家晚报记者宁海新闻采风活动、西泠印社“春季雅集”暨童衍方艺术馆开馆活动、中国(宁海)通用航空与区域发展研讨会、“幸福宁海”文化、旅游、商贸活动周……集国际交融性、艺术观赏性和参与体验性为一体,让八方来宾见证了宁海这座城市的精彩。
精彩却不铺张。本届开游节,处处吹拂着“节俭办节”的新风:开幕式“简朴”启动、焰火晚会取消、大型演唱会取消……相对“吝啬”的组委会,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为指导,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惠民、亲民。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等途径,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节庆成果,调动群众参与热情。节俭非但没有让本届开游节的品质打折扣,反而让这瓶酝酿了13年的“老酒”向外散发出醉人的醇香。
本着“办大众化节庆、办快乐百姓节庆”的初衷,我县创新性推出惠民政策,推出了旅游年卡优惠办理、县内景区惠民旅游等系列活动,宁海各大热门景区(点)在七天内门票均对折出售,在5月19日当天,天猫商城宁海旅游旗舰店还向全国的游客推出“5.19元抢购百万门票”活动,市民只需付款5.19元,就有机会抢购到宁海景区门票。付款51.9元,便可抢购一套乡村游自由行套餐,而付款519元,则有机会获得一套品质游自由行套餐,以惠民游方式打响了旅游日发祥地品牌。
旅游打前阵,文化唱大戏。开游节期间,我县以不失地方特色的“百姓大舞台”文艺活动项目为支撑,让广大市民参与节日,享受节日,上演了一场场本土好声音。5月19日至23日,每晚分别举行歌舞晚会、县“优秀青年歌手”演唱会、综艺晚会、小品曲艺展演和文化走亲演出等不同类型的专题晚会,参演人员大部分是本土的文艺工作者,舞台装饰精简,重在内容设计,凸显地方特色和艺术感染力,节目编排处处显精巧,充分展现了宁海蓬勃发展的本土文化。5场综艺晚会和5场戏曲晚会的现场,观众们不时响起的掌声就是对这一台台精彩演出最好的肯定。
如果说惠民是初衷,那么让宁海旅游走出浙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浙港澳旅游合作研讨会暨旅行商大会,搭建了一个我县旅游与国内外旅游业界沟通、拓展业务的平台。会上,来自浙港澳三地、具备一定实力和影响力的旅行商考察了宁海各景区,充分了解和深刻认识了我县的旅游产品及线路,为日后招徕游客提供了市场第一手参考信息,成为本届开游节旅游营销的一大亮点。在研讨会上,来自浙港澳三地的旅游界业内人士与专家,还就如何做大浙港澳旅游产业等话题,碰撞出一场思想的火花,也为宁海下一步发展旅游提供了很多很好的金点子。而现场香港旅游业议会与浙江省旅行社协会合作协议、甬台绍区域旅游联盟战略合作协议、澳门旅游业议会与甬台绍区域旅游联盟合作协议、香港旅行商代表与甬台绍区域旅游产品旅行商代表合作协议四个合作意向协议的签署,也为下一步的沟通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人切身感受到宁海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和难得的机遇。
在宁海这座城市举办的盛会,当然还要有宁海这座城市的符号。除了“霞客元素”,怎样在节会中更多地体现宁海的城市特色,也一直是组委会思考的问题。西泠印社“春季雅集”暨童衍方艺术馆开馆活动、中国(宁海)通用航空与区域发展研讨会、2014中国(宁海)国际机床与模具技术博览会,通过对宁海本土资源的挖掘和创作,这些活动无疑都深深打上了宁海这张“城市名片”的符号,成为宁海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开游节是宁海的品牌,更演绎着宁海的精彩。(记者赵燕)
徐霞客开游节连续举办了十二届,很多人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宁海这样乐此不疲一如既往地举办这个节庆?仅仅是为了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显然不是。不妨可以看一看今年第十二届开游节的几组数字:初步估计,开游节期间,我县各旅游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27万人次,旅游收入1.5亿元;国际投资洽谈会,现场签约31个项目(其中内资项目16个,外资项目15个),总投资达230亿元人民币,协议利用外资8.3亿美元。
开游节不仅要办得漂亮,办出特色,更要办出成效,这是宁海县委、县政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历经十余载,中国徐霞客开游节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节,成长为宁波市唯一省政府主办重大节庆,凭借开游节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节庆搭台、经贸唱戏,宁海将这一出大戏唱得华彩四溢,高潮迭起,也让开游节活动的现实意义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自2002年我县首次举办开游节以来,宁海旅游“借光”徐霞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霞客经济”。2001年,宁海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30.05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48亿元,而2002年,借着首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宁海旅游就像旧貌换了新颜,当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一下蹿到了72.1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78亿元。到今年,截至当前,不到半年时间,我县就已接待游客410.33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达36.95亿元。开游节聚集的高人气,拉长了宁海当地的服务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了旅游综合经济效益。旅游服务环境显著优化,经济型酒店和地方特色餐饮发展迅速,乡村旅游显著升温,并拥有一批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省级农家乐示范点,乡村旅游逐步走向区域化、规模化。
如果说开游节是一朵花,那么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就是果。作为每年开游节的重头戏,国际投资洽谈会上签约项目的数量和总投资额在逐年递增,项目的质量也越来越好。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县新增了高端服务业领域,通用航空产业研究院项目、浙江工业大学宁海海洋研究院项目等项目的签约,预示着宁海正逐渐从传统工业制造业向高端服务业转型提升。随着开游节的成功举办,宁海也越来越重视投资环境的建设和优化,并努力把这一良好的形象通过开游节这些平台展示出来。这些年,投资洽谈的项目成功转化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去年洽谈会上签约的29个项目,已有家具总部开发建设项目和汽车转向电子感应器项目等多个签约项目完成注册。
话乡音,叙乡情,把开游节作为呼唤、吸引在外事业有成的宁海籍人士返乡创业的重要窗口和平台。这些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一批又一批在外宁海人带着项目纷纷回来,掀起了浙商回归、返乡创业的热潮。2012年,中国香港建乐士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孙启烈带着香港城文化广场项目回家;2013年,郑州市宁波商会会长、河南甬商家具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焕苗带着家具总部大楼项目回家,宿迁市宁波商会会长、上海跃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薛跃勇带着跃丰农业机械科技项目回家……今年开游节,更是有来自宁海广东商会、河南郑州宁波商会、宁海上海商会、南通宁波商会等10多家宁海异地商会的会长、副会长,回到家乡,济济一堂。宁海广东商会会长王仕华、上海泰琳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善贤、新西兰SNT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光明等纷纷带着好的项目作为回家的“伴手礼”。在开游节的带动下,截至目前,宁海浙商回归项目已经达到100余个,总投资超过50亿元,其中大部分为新能源、信息产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落地给宁海带来的不止是眼前的经济效益,更是未来发展的有力支撑。
开游节给宁海带来的成效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成效犹如一颗颗闪耀的钻石,点缀着宁海的青山绿水、旅游经贸,每一位宁海人都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尽心尽力办好每一届开游节。
(记者陈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