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跃办〔2015〕84号
街道所属各科室,各村(社)、社区:
为全面掌握我街道风险隐患情况,进一步提高我街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决定在全街道范围内集中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现将具体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宁海县人民政府跃龙街道办事处
2015年7月13日
跃龙街道开展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排查,全面、准确掌握辖区内、系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以及可能诱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或不稳定因素,及时整改,有效消除或控制风险隐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步骤
1.成立领导小组,统一思想。成立排查整治领导小组,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由政法委员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科室要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及时上情下达,互相沟通。对排查整治工作的领导,要从解决问题入手,认真研究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治责任,把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抓紧、抓细、抓到位。
2.分类梳理排查风险问题。按照突发事件风险隐患分类梳理,确定各类风险隐患的排查主体,由各主体排查上报。对隐患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建立健全街道区域内风险隐患动态数据库,并及时将排查治理情况和有关信息统计报表报街道综治办备案。
3.安排部署检查工作任务。合理安排工作任务,调动各科室、部门的积极能动性,要边查边改,把整改治理工作贯穿于风险排查全过程。各科室、部门要仔细分析,严格按照整改方案和应对预案制订措施,落实责任,认真整改,防止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各牵头科室、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力量对责任范围内的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情况定期进行全面督查,确保隐患整改效果。
4.收集汇总检查风险问题。实行定期排查、日常排查和特殊时期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排查工作,采用资料分析、实地调查、勘察、走访、鼓励群众报告和听取专家意见等多种形式,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街道区域内的隐患排查,确保应查尽查,不留死角。对各类隐患逐一建立档案,全面登记隐患名称、类型、成因、主要问题、可能造成的危害、专家评估意见、整治措施和进度等情况,并形成动态台账,随时更新。
5.分析评估风险隐患情况。各相关科室、部门要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的成因、发生概率、可控性及紧急程度,可能造成的直接危害,受其影响区域内其他风险隐患情况,需要整改治理的内容,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及落实情况以及应对该类风险隐患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储备等情况,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评估,并及时拿出评估意见。
6.制定风险隐患整改措施方案。对排查出来的各类隐患,能及时化解处理的,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隐患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解决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应对预案,防范突发事件发生。整改方案主要包括化解处置的目标任务、方法措施、物质保障、责任单位和人员、处理时限和要求、日常管理规范和应急预案等;对问题较多、隐患较严重、危险较大的,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较大及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突发事件风险隐患分类梳理及分工
(一)自然灾害类:
1.地质灾害点的检查确定。(农经科)
2.各类水库安全隐患排查。(农经科)
3.山林防火警示牌。(农经科)
(二)事故灾害类:
1.各类矿山,矿塘生产安全排查。(安监中心)
2.生产化工危险品企业的安全检查。(工业经济科)
3.建筑工程安全,企业、农村、在建街道所属工程等。(建管科)
4.危房排查。(建管科)
5.电、气使用安全。(各村(社)自查汇总于建管科,各企业由安监中心负责)
6.企业和各类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业经济科、派出所)
7.船舶运营安全。(农经科)
8.海上养殖安全。(农经科)
(三)公共卫生事件类:食品卫生安全。(服务业发展科)
(四)社会安全事件类:
1.街道辖区内治安安全。(派出所)
2.企业欠薪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总工会、工业经济科、综治科、派出所)
四、工作要求
1.投入经费,完善安全设施。按照上报的风险隐患,合理确定所需经费,由街道财政予以支持,及时将经费落实到位,便于科室、部门开展工作;对于欠缺的安全设施,及时向街道党政办提交添置清单,由党政办统一购买所需设施。
2.建立健全制度,杜绝管理漏洞。推进风险隐患从集中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转变,逐步推行风险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治;进一步明确隐患排查工作任务,研究完善隐患排查制度,及时跟踪督促,杜绝管理漏洞,确保整改落实。
3.及时发现隐患苗头,有效控制零风险。各牵头科室、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各自职责分工,按照隐患排查工作要求,及时发现隐患苗头,并提出对应的措施,有效控制风险隐患,争取达到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