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banner
首页
>工作动态>宁海动态>派驻机构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宁海动态>派驻机构
宁海广播电视台着力创新小额采购招投标 管理运行体制
发布时间:2017-09-28 15:34:54 信息来源:宁海廉政网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加强小额物资采购管理,县广播电视台从创新体制入手,以规范运行为核心,以公开透明为保障,使采购招投标工作更加“阳光”,开创了提效节流新局面。据统计,截止9月底,通过该台小额招标采购平台采购的广电设备有10个类目100余种,涉及资金554万元,平均采购价低于市场价30%以上。

一、推行“廉政防火”,健全完善管理体系。

该台从制定《宁海县广播电视台物资设备、工程建设和服务项目采购管理规定》和编制《宁海县广播电视台招投标采购管理工作流程图》着手,成立了采购招投标监审小组、采购招投标评审小组、广电工程质量验收领导小组和跨部室台广电小额配件材料采购小组,明确各小组领导责任和职责分工,实行归口管理、统一采购。同时,做到“三公开”,即公开发布招标信息,公开招投标程序,公开招投标结果,增加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做到“四统一”,即统一招投标项目规模标准,明确采购设备、工程项目预算一次达2万元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投标;统一信息发布平台,所有招标采购项目都在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宁海广电网、县采购与招投标网等指定平台公布;统一评标人员,所有评标必须有采购招投标评审小组成员2/3以上人员参加;统一开标、评标、定标程序。

二、推行“无缝对接”,实现具体操作科学严密。

为保证每一个采购环节、每一个岗位的规范化执行,严防出现腐败问题,该台在具体操作中做到“六有”:一是采购有计划。所以设备器材和工程招标采购必须填报采购申报表,注明采购用途、现有存量、原采购价等相关情况,报请台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没有采购申报表一律不审批,不得自行采购。二是项目有方案。根据小额采购申请,采购领导小组视情况确定公开招投标、邀请招投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等具体的采购方式。同时严格对招投标文件的审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编制招投标文件的部门和有关人员建立完善的备案、保密及与投标人回避等有关制度、规定。三是招标有记录。在组织招标过程中,公布的招标信息、开标记录、投标单位的标书正本、开标记录、中标结果、监审和评审人员认可签字等都有专门记录,形成会议纪要,并对整个开标过程进行全景录像。四是结算有合同。每次招标活动结束后,组织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由监审小组监督合同双方严格执行。五是验收有清单。采购部门根据合同验收货物、工程,并出具货物验收单和工程验收报告,财务部门根据验收单和合同拨付资金。六是出库有流向。建立了工程材料进出库电子系统,所有乡镇广电站工程所需材料先由各站材料管理员提交申请,站长审核,再由基层管理站负责人审批,最后到材料的领取以及使用情况都在电脑系统中完成,台领导可以随时在系统内点击某一材料的最终使用情况,不但强化了材料出库管理,更方便了材料使用监督。

三、推行“痕迹管理”,深化立体式监督。

现行的采购监督弊病常在于只参与事后监督,而不注重事先和事中的监督,该台为确保监督小组的监督职责得以全面发挥,创立了立体式监督方式。一是建立系统的监督流程。实行采购人员、质量价格监督人员、合同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参与会议、查看招标文件及其它形式对采购渠道、采购方法、采购价格进行集体讨论议定。二是对不同的采购方式实施不同的监督方法。如“询价采购”采用“三人询价制”;“竞争性谈判”则邀请最终使用部门工作人员直接参与;“招标采购”实行唱标公开化,评标分序打分制。三是严把开标评标会议现场关,力求公开、公平、公正选定中标人。重点检查落实投标单位是否按时递交投标文件、投标书是否密封完好,并实行封闭式评标,现场确定公布中标单位,保证完全由评审小组根据评标办法评出中标人。除此之外,还加强相关资料和影像的归档管理,并将采购效能纳入部门年终考核,从而保证采购行为自始至终都得以规范。(宁海广播电视台报送,第四纪检监察组转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