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20421831/2019-036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19-08-23
发布日期
2019-08-23
发布单位
茶院乡
关于印发《茶院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9-08-23 09:10:21 信息来源:茶院乡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茶党〔2019〕48号

乡机关各科室,各行政村,乡属各企事业单位:

  为推进我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促进“两美”宁海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讲话精神,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宁海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总体部署,坚持遵循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以党建为引领,号召广大村民投身垃圾分类,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全力营造垃圾分类、家家有责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四分三化”处置(即: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二、工作要求

  (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结合我乡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系统考虑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个环节间的衔接。

  (二)源头分类,循环利用。提倡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就地处置,循环利用。

  (三)简洁方便,易于操作。结合分类收运和处置方式,制定科学分类方法,方便群众操作。

  (四)健全制度,长效管理。建立检查机制,落实公共监督,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保持常态规范运行。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教育,开展培训动员。现阶段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应按照宣传方案要求,以多样形式开展相关宣传工作。包括制作宣传册、安装宣传栏、张挂宣传标语等,有条件的村还可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相关宣传片,全力营造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全乡垃圾分类标准应参照《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实行四分法,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组织各村负责干部、志愿者进行相关培训,帮助引导村民依照规定正确投放垃圾。

  (二)完善基础设施,推动自我管理。建立健全由乡政府负责统一管理的环卫一体化工作体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要有组织机构、有保洁队伍、有处理设施、有经费保障、有工作制度、有治理实绩的“六有”目标。根据各村地理位置、人口数量、交通条件、垃圾产量和辐射范围等因素,实行“多村联建”模式,在许民村、道士桥村、茶院村分设3个厨余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厨余垃圾的有效集中处理。各行政村根据需要合理配置垃圾分类设施,加强保洁队伍建设和人员物资的投入,并及时起草卫生公约和村规民约,将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其中,增强垃圾分类工作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加强全程管理,完善处理体系。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全程管理,妥善整合前端分类、中端清运、后端处理合理衔接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各村应以户为单位,实行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每日投放,有害垃圾及可回收物定时投放。完善整体处理系统,全乡推行“以桶换桶”清运方式,由外包方负责将垃圾分类转运至处理站;垃圾清运应实行干湿分离,杜绝混装混运。厨余垃圾处理按照“就近便利,相对集中”的原则,运送至附近的厨余垃圾处理中心进行有效集中处理。

  (四)健全考核机制,推动长效管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对全乡各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实施开展情况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与各村干部绩效工资挂钩,同时将“以奖代补”形式对考核良好的村给予适当经费,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各村要对农户进行检查评比,建立公众监督机制,充分调动村民自主性、能动性,促使农村自然环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四、实施步骤

  2019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按下列四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阶段(8月底前)。召开茶院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会议,以及业务培训会,普及知识、传达精神、部署工作、落实责任。各村要明确村书记负责、联村干部指导、村干部落实,共同负责本村的管理指导工作。

  (二)运行实施阶段(2019年9月初—10月中旬)。按照分类要求、建设标准,建立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等清运体系。9月底前各村要完成一次全体女户主的统一指导,提高村民对垃圾分类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及时配备户垃圾分类桶,规范开展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工作。10月初前完成乡中转站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购置工作,并投入使用。所有村实施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以桶换桶”清运,正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届时实现“垃圾不落地”14个行政村全覆盖。

  (三)总结完善阶段(2019年10月底-12月底)。“一村一账”做好每个村的“分类”工作过程性台账,做到有文件、有照片、有记录,配合迎接上级部门各项工作检查。乡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力度,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季度考核、年度考核验收,在12月底前做好县级验收的一切准备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我乡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领导,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由书记任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村、乡属企事业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要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网格化管理,组织相关人员认真落实,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同时逐步建立健全领导划片包干制度、点评例会制度、第三方考评公示制度、包户督导制度等,全力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

  (二)落实资金保障。设立垃圾分类减量化专项经费,采取乡财政补助,村自筹方式筹措,专款专用,并接受审计监督。村自筹部分由各村进行日常管理和使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乡财政每年以20元/人的标准结合全年考核评分以奖代补,其中考评分90分以上全额奖励,80-89分的按80%奖励,70-79分的按60%奖励,70分以下的不奖励。

  (三)严格考核督查。采用分级考核制,建立村查、乡评及群众全程监督的督查考核体系,将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对村班子和村干部年终考核内容,同时相关结果列入联村干部、第三方运营企业的绩效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农户垃圾分类激励办法,充分发挥农户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主动性。   (四)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等各类媒体,丰富或增设宣传橱窗、漫画墙、公交车亭等宣传阵地,提高全社会的分类意识、资源循环利用意识。积极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工青妇、学生等群体,争做垃圾分类活动的参与者、宣传者,积极营造全乡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中共宁海县茶院乡委员会

  宁海县茶院乡人民政府

  2019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