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 > 专题专栏 > 往期专题 > 沿线行动 > 参与申遗

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论证考察——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
徐霞客游线申世遗        发布日期:2020-12-18浏览次数:

基于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的申请,2020年9月18日-20日,“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寻找与论证”项目组组织专家一行到云南寻甸县进行现场考察。

 

本次考察组组长:

陈庆江   推动徐霞客游线遗产保护与申遗研究、弘扬徐霞客精神顾问团成员,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云南徐霞客研究会会长、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 

 

考察组成员:

高德明   推动徐霞客游线遗产保护与申遗研究、弘扬徐霞客精神顾问团成员,云南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王东林   推动徐霞客游线遗产保护与申遗研究、弘扬徐霞客精神顾问团成员,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   江西师范大学正大研究院院长、教授

孙家骅   推动徐霞客游线遗产保护与申遗研究、弘扬徐霞客精神顾问团成员、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第十一、十二届江西省政协委员,原江西省文化厅副巡视员、江西省文物局局长

章  震   推动徐霞客游线遗产保护与申遗研究、弘扬徐霞客精神顾问团成员,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政协主席

 

 特邀嘉宾:

辜  清   江西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杨  琼   云南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二级调研员

陈  坚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登山协会山地户外运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贺晓鹏   河南省渑池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

 

 特邀媒体:

周  斌  人民日报社国家人文历史新媒体中心主任

  

组织方:

柴盛岚   宁海县节庆管理中心主任、徐霞客开游节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

甄晓燕    人民政协网

 

·寻甸简介

  1979年成立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东北部、昆明市北部,全县国土面积3588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街道)、175个村委(社区)(146个村委会、29个社区),总人口57.3万人。是昆明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境内居住着汉、回、彝、苗等25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3.3万人,占总人口的23.62%。各民族长期和睦相处,民风淳朴,1994年、1999年、2009年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18年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1935年4月、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次路经寻甸,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了光辉足迹。

寻甸丹桂村的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全国红色旅游百个经典景区之一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天然草场269万亩,人工草场18.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3.12%,形成了较好的生态系统。

 

·徐霞客游记与寻甸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农历九月二十三至二十六日,徐霞客过寻甸。

我国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一生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并完成其专著《徐霞客游记》,在云南期间完成了25万字的《滇游日记》,占其专著总量的40%。其中,在寻甸徒步考察3日,在《滇游日记三》里,对寻甸的水源、地形、地貌以及人文环境做了详细记录,是不可多得的早期科考文献。

·标志地申报

 

自然遗存:必寨小尖山

《徐霞客游记》记载:“二里,越小溪桥,有村在北陇,是曰壁假。”“蹑峡而上半里,逾岭西,西界遥山始大开,望见南龙老脊,自西南横列而东北,则东川、寻甸倚之为界者也。其脊平峙天际,而西南与东北两头各起崇峰,其势最雄,亦最远。从屏峙中又分列一支,自西北走东南,若“八”字然。其交分之处,山势独伏,而寻甸郡城正讬(同“托”)其坳中。”文中壁假便是今必寨村。过必寨村后徐霞客登山之顶四方无遮挡,视野开阔,所在之处现称小尖山。

  

自然与文化遗存: 阿交合溪(七星桥)

《徐霞客游记》记载:“两江交汇的地方。或言去郡城十五里,或言二十里,或名为江外河,或名为三岔河,无定里,亦无定名。”而《嘉靖寻甸府志》《道光寻甸州志》皆名其溪为阿交合溪,现称江外河。其交汇处有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的七星桥。民国九年(1920年)加二孔为九星桥,1972年在原桥址上扩建为“军民团结大桥”。现今保留原桥后,在旁建有新桥。

  

·仁德片区 ·

自然遗存:凤梧山,古称月狐山

《徐霞客游记》记载:“岂旧名月狐,后讹“狐”为“梧”,因讹“月”为“凤”耶?岂圆耸者为月狐,而后人又分斜骞者为凤梧耶?”《一统志》亦有形容此山雄俊。现为周边地区三月踏青必至之地。

  

自然与文化遗存: 双龙潭

《徐霞客游记》记载:“又一里,行石片中,下忽有清泉一泓,自石底溢而南出。其底中空,泉混混平吐,清洌鉴人眉宇。又西数步,又有泉连潴成潭,乃石隙回环中下溢而起,泛泛不竭,亦溢而南去。此潭圆若镜而无中空之隙,不知水从何出,然其清洌不若东泉碧莹无纤翳也。按《郡志》八景中有“龙泉双月”,谓郡城东十里有双泉,相去十余步,月夜中立其间,东西各见月影中逗。”书中描述便是今天的双龙潭,位于县城东双龙潭村。

  

文化遗存: 寻甸府城遗址

寻甸府城遗址仅存两处,其一在县城东门街尾有明朝城墙遗址,长5米,宽2米,高3米。其二城中十字街遗存部份青石板路,为明时府治旁的主道,历300多年经多次修缮,现存245米,路面最宽处6米,最窄处3.5米,今叫仁德镇青石板路。

《徐霞客游记》记载:“寻甸昔为土府,安氏世长之,成化间始改流。至嘉靖丁亥,安之裔孙安铨者作乱,构武定,凤廷文攻毁杨林、马龙诸州所。当道奏发大兵歼之,并武定改流。乃移寻甸郡于旧治之西五里,直逼西山下,如筑城甃砖为雄镇云。”历经安铨治乱后,据明朝《嘉靖寻甸府志》里《城池》、《迁寻甸府事状》《迁寻甸府筑城记》等文中记载,明嘉靖十一年重建新城。

  

自然与文化遗存: 隐毒山(三月三森林公园)

《徐霞客游记》记载:“从其北度之坳,又南起一支,横障于东,即此山也。《志》称为隐毒山,谓山下有泉为隐毒泉。”今在寻甸县城西南角。为三月三森林公园所在,上有海会寺,下有三月三水库。

  

自然遗存: 老光山(潘所海)

《徐霞客游记》记载:“余乃陟坡一里,复南逾其冈,冈头多眢井中陷,草莽翳之,或有闻水声潺潺者。”

复南逾其冈,此冈便是今天的黄山冈脊。站于冈脊,北可看游记中所述凤梧山脉、黑土坡哨,西面潘所、金所、魏所,潘所海尽收眼底,东可望关索、钟灵数岭。南观尧林、果马诸山。

  

文化遗存: 羊街子

《徐霞客游记》记载:“南行二十五里,始有聚落,曰羊街子,其西界山至是始开峡,重恋两叠,凑列中有悬箐焉。”其中羊街子为今羊街镇镇政府所在地,为滇中交通要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