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公文>其他文件>县政府办公室文件
索引号: 2965404/2021-4054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县政府办公室(县委外办) 发文日期: 2021-09-06
宁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海县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22年)的通知

宁政办发〔2021〕28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宁海县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22年)》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9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宁海县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22年)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政办发〔2020〕26号)、《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22年)的通知》(甬政办发〔2021〕44号)精神,高标准打好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我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到2022年底,全县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向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到省和市对宁海考核要求;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浓度得到有效控制,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达到国家规定,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逐步建立近岸海域水质有效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长效机制。

二、主要任务

(一)注重源头防控,深化污染治理

1.强化入海污染源排口排查整治。坚持陆海统筹,重点围绕入海污染源排口的排查、监测、溯源和整治四大任务,找准问题,精准治污,按照“取缔一批、合并一批、规范一批”的要求,全面开展入海污染源排口整治,确保水质达标。推动海上监测与陆上巡查、执法联动,定期公布入海排污口达标信息,基本形成设置科学、管理规范、运行有序、监督完善的入海排污监管体系。全县重点入海排污口在线监控实现全覆盖并稳定达标。禁止在海洋自然保护地、海滨风景游览区、海水浴场和其他重要环境敏感区新建入海排污口。〔牵头领导:应国邦;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综合执法局、沿海各乡镇(街道)、园区;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

2.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严格执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鼓励使用节能环保船舶,推动沿海船舶加装船载污染物收集装置或处理装置。(牵头领导:应国邦;牵头单位:宁波宁海海事处;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加快淘汰老旧落后船舶,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支持近海船舶按照环保、舒适、安全要求加快更新改造,严禁新建不达标运输船舶进入运输市场,限期淘汰经改造仍不能达标排放的船舶。(牵头领导:应国邦;牵头单位:县交通局;配合单位:宁波宁海海事处;完成时限:长期坚持)推进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设施建设,确保污水、废弃物转运畅通。沿海港口、船舶修造厂达到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要求。〔牵头领导:应国邦;牵头单位:县交通局;配合单位:县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县综合执法局、宁波宁海海事处、沿海各乡镇(街道);完成时限:2021年8月底前〕开展美丽渔港建设行动,推动渔港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建立健全渔港油污、垃圾回收体系。全县沿海二级以上渔港全面建成(配齐)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强化渔业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及垃圾的清理和处置。(牵头领导:沈纾丹;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县交通局、县综合执法局;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

3.推进海洋渔业养殖绿色健康发展。开展渔场“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加强海水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实施县域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以环境承载力和养殖容量为基础,清理整顿禁养区内养殖行为,严格规范限养区内养殖行为。逐步减少滩涂围栏养殖和传统网箱养殖,鼓励适养海域发展“蓝色碳汇”--贝藻养殖,支持发展深远海智能化养殖。持续推进渔业健康养殖,渔业健康养殖比例到85%以上,实现行业规范管理和产业转型发展。(牵头领导:沈纾丹;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

4.落实沿岸及海上漂浮垃圾处置。在陆域建立长效的垃圾收集、中转、处置机制,实现垃圾不入河、不入海;在海上建立有效的垃圾监控管理机制,有效管控海上船舶、施工作业、滨海旅游、海水养殖产生的垃圾,做到垃圾海上收集、岸上处置,达到消除海漂垃圾污染的工作目标。〔牵头领导:应国邦;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综合执法局、宁波宁海海事处、沿海各乡镇(街道);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二)实施氮磷减排,改善近岸海域水质

1.严格控制生活源污染物排放。全面实施污水处理厂的清洁排放改造,促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的资源化利用。全县新扩建污水处理厂2个、新增日处理能力3.3万吨;完成清洁排放技术改造5个;力争城市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6%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保持在85%以上。科学推进污水污泥处理和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改造。加强进出水监管,全面实施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制度,有效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率。持续推进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低于100毫克/升的,制定“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稳步提升管网收集效率。〔牵头领导:杨钻;牵头单位:县综合执法局;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县水务集团、各乡镇(街道)、园区;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开展“污水零直排”提质攻坚行动,巩固剿灭Ⅴ类水质断面和消除黑臭水体成果,开展省级“污水零直排区”全域建设。全面压实河(湖)长制,确保水环境长治久清。〔牵头领导:王军海;牵头单位:县治水办;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县综合执法局、各乡镇(街道)、园区;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

2.强化工业源污染物源头治理。持续推进有机化学原料制造、水产品加工、棉及化纤印染精加工、机制纸及纸板制造、棉及化纤制品制造、石油制品制造等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提升污染防治水平。着力提升涉海危险化学品、油品等污染风险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快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强化各类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及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和重点行业环境准入条件,从产业结构、布局、规模、区域环境承载力、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等方面,严格项目审批,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近岸海域“三线一单”管控。落实强制性标准,推动能耗、环保、安全、技术不达标和生产不合格产品及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牵头领导:应国邦;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综合执法局;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

3.加强农业面源治理。大力推广测土配方,全面推进“肥药两制”改革,着力减少农业化肥投入,全面建立主要作物化肥投入的定额制度,化肥用量比2018年下降5%。支持有机肥、高效肥料替代传统化肥,推广精准施肥、高效施肥方式,年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1.9万吨以上。(牵头领导:沈纾丹;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日处理能力30吨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标准化运维。〔牵头领导:杨钻;牵头单位:县住建局、县综合执法局;配合单位:水务集团、各乡镇(街道);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

4.推进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控制。采用断面控制方法实施总氮、总磷浓度控制。完善总氮递进式削减控制方法,以2020年监测值为基准,确保浓度只降不升。总磷排放浓度满足各河流(溪闸)水环境质量目标要求。分级制定并组织实施入海河流(溪闸)控制计划。对主要入海河流白溪持续实施总氮、总磷浓度控制。继续开展入海河流(溪闸)污染物入海通量监测,逐步建立入海河流总氮、总磷监控体系,切实抓好入海河流(溪闸)污染物总量减排。(牵头领导:应国邦;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配合单位:县水利局;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

(三)实施修复扩容,恢复海洋生态

1.加强近岸海域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优先,除经国家批准的重大战略项目用海外,禁止新增围填海项目。严格落实国家围填海管控政策。依法依规对存量围填海区域开展生态评估。着力完善并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选划重点海湾河口及其他重要自然生态空间纳入红线管理。(牵头领导:王军海;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规划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

2.建设沿岸生态缓冲带。实施海岸线保护与整治修复行动,统筹协调各类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强化滨海湿地保护。实行滨海湿地分级保护和总量管控。加大典型生态系统保护力度,逐步恢复滩涂、湿地、岛屿的净化功能。(牵头领导:王军海;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规划局;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实施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营造更多更好更优的生态、宜居和绿色滨水发展空间,到2022年,创建美丽(幸福)河湖2条(个)。(牵头领导:沈纾丹;牵头单位:县水利局;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

3.强化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深入实施宁波渔场修复振兴行动,严格控制海洋捕捞强度,加大减船转产资金投入力度,到2021年底前,力争淘汰10%的帆张网、木质等渔船。以底拖网、帆张网、三角虎网作业渔船为重点,加快捕捞产能淘汰退出。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开展海洋增殖放流,全县增殖放流各类海洋水生生物苗种0.8亿单位。(牵头领导:沈纾丹;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

4.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以环境、生态和公众亲海等指标为重点,以“水清滩净、岸绿湾美、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综合治理目标为依据,按宁波市美丽海湾建设相关要求开展工作。完善海洋生态环境基础信息,因地制宜制定象山港、三门湾的建设标准,合理规划项目措施及建设时序。(牵头领导:应国邦;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工作推进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强化陆海统筹、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探索建立“蓝海”指数,健全“五水共治”(河长制)及近岸海域水环境保护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涉海工程生态环境和入海排污口监管等配套制度,科学推进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强化要素保障。突出全覆盖、立体化、网格化、精细化,逐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服务有效补充、按绩支付的投入模式,加强监测和执法用船(车)等技术装备保障,加快建立与实施方案相匹配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体系。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强涉海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互补。推动生态环境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成果在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转化应用,配合省、市相关部门开展宁海海域氮磷输送迁移规律研究。

(三)健全制度体系。深化完善湾(滩)长制,健全湾滩巡查检查和管护制度,全面推进沿海违法排污、非法修造拆船、违规养殖和滩面污染源等综合整治,推动湾(滩)管控向岸线两侧有效延伸。严格执行各类污染排放标准和有关规定,完善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机制,强化近岸海域水质监督监管体系,共同推进海湾海滩管理保护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