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现将《2023年宁海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宁海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7月19日
2023年度宁海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促进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2023年度和美乡村建设任务的通知》(甬委农办发[2023]7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理念,持续加强“四分四定”体系建设,聚焦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注重示范引领与巩固提升并重,加快资源化站点撤并工作,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三化”水平和治理体系数字化建设。2023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86%,回收利用率达70%、资源化利用率达100%(附件1),全县农村生活垃圾零增长。
二、主要工作
(一)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配套体系
1.强化规划引领。按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优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的布局。因地制宜,整合共享村内公建设施资源,按人口密度和可回收物产生量合理布局建设村级再生资源回收场所。鼓励县域集中处置、严控镇村站点建设,促进区域调控、城乡一盘棋。推进源头分类精准化、投放清运规范化、回收利用资源化、集中处置科学化、环卫保洁精细化等五化建设。
2.强化设施配套。各类设施布局合理、节能环保、便于管理,有利于环境卫生作业和环境污染控制,与区域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方式相适应,投放容器应与收集方式、运输车载方式相匹配。收集点(亭)设计,做到简朴、美观、大方,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能够防风、防雨、防晒,封闭式的设有除臭功能,可建有冲洗功能。鼓励撤桶并点,上门收集。
3.强化资源回收。积极创新政企合作模式,建设适合本地的农村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培育再生资源回收龙头骨干企业,引导鼓励回收企业资源整合,加快构建“回收网络化、服务便民化、分拣工厂化、利用高效化、监管信息化”的全链条回收利用体系,提高集约化水平。
(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体系
1.强化源头分类。深入推进“统一认识、分片包干、入户宣传、检查反馈、激励约束”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工作流程“五步法”,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机制、有部署、有宣传、有督导、有检查、有整改、有奖惩,营造“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群众参与”良好氛围,有效推动农户愿分、会分、准确分。重点抓好疫情防控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点以及关键场所的生活垃圾管理。
2.细化宣传引导。大力开展入户宣传看、问、讲、听、教“五字诀”,切实增强村民分类意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联合相关部门及相关院校,组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典型案例、垃圾分类达人评选和村书记谈垃圾分类活动,培树一批新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全县创建省级乡镇、街道1个、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46个(附件2)。
3.深化业务培训。坚持统分结合抓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大培训,采用送教下乡、进村辅导等方式,从源头分类开始手把手教、一村一策落实分类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党员干部示范表率作用,妇女“半边天”带动作用,房东管房客连带作用,少年儿童“小手拉大手”作用,以“微培训”、“小帮带”等带动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
(三)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体系
1.完善数字化平台。建立宁海县农村生活垃圾智分类平台,对接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数字化平台。支持各乡镇街道结合数字乡村建设,建立源头分类减量可评估、中端收集运输可计量、末端处理在线可监测数据系统,实现动态监管、考核、整改、提升、统计智能化,加快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数字化治理水平。
2.推广智分类模式。提升“互联网+”、政企合作运行模式,实现环境保洁、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多网融合”“线上交投、线下回收”,生活垃圾等一站式回收利用,闭环运作,智能化管理。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实名制、编码识别、智能投放、智能巡检、在线监控等运维方式,建立源头追溯制度。
3.开展全方位监督。建立健全垃圾分类评分、保洁员管理办法、义务监督员职责、“村民说事”评德等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约束。组织“回头看”、抽查督查、自查自纠等专项行动,全面排查问题,边查边改,对单销号,强化主体责任落实。通过舆论引导、媒体曝光、第三方绩效评估“四色榜单”发布等形式,强化全方位监督。全面整治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现象,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严格落实乡镇(街道)对生活垃圾工作的主体责任,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乡镇(街道)要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计划,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工作机制,整合各类资源,完善设施建设,保障日常运行,强力抓紧推进。
(二)落实责任。局责任部门要深入一线督促指导,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责任科室要现场指挥。村党组织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要做好全村的组织发动工作,按照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村民参与的要求,推动形成“行政村为网,自然村(片组)为格,户为点”的农村生活垃圾网格化治理模式,包干到片、责任到人。
(三)健全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梳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主要问题清单,建立问题发现与整改机制,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整改问题工作闭环管理机制。坚持重大节日(特殊时期)前专项查、日常飞行查、年底综合查,全过程管控,确保常态、长效。坚持奖惩激励,将垃圾分类工作与干部年度绩效考核和农村人居环境年度项目资金奖补挂钩,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附件:1.2023年度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关键性量化指标分解表
2.2023年度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任务分解表
附件1
2023年度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关键性量化指标分解表
序号 | 工作目标 | 长街 | 胡陈 | 力洋 | 茶院 | 一市 | 越溪 | 桑洲 | 岔路 | 前童 | 黄坛 | 大佳何 | 强蛟 | 西店 | 深甽 | 梅林 | 桥头胡 |
1 |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置体系综合提升自然村覆盖率(%)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2 | 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3 | 农村易腐垃圾分类收集清运量占比(%) | 26 | 26 | 26 | 26 | 26 | 26 | 26 | 26 | 26 | 26 | 26 | 26 | 26 | 26 | 26 | 26 |
4 | 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5 |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 | 86 | 86 | 86 | 86 | 86 | 86 | 86 | 86 | 86 | 86 | 86 | 86 | 86 | 86 | 86 | 86 |
附件2
2023年度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任务分解表
区县市 | 行政村 总数 | 自然村 总数 | 收运和处置体系综合提升自然村 | “5+1”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集成建设县 | 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精品村 | 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 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 | 高标准农村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建设(座) | 农村资源化分拣中心建设(座) | 农村垃圾分类集置站点建设 | 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网点建设(个) | 五星级资源化站点创建 |
(座) | (个) | |||||||||||
长街镇 | 42 | 82 | 40 | 4 | 1 | 4 | ||||||
胡陈乡 | 18 | 37 | 20 | 3 | ||||||||
力洋镇 | 18 | 54 | 25 | 3 | 1 | |||||||
茶院乡 | 14 | 35 | 20 | 2 | ||||||||
一市镇 | 18 | 43 | 20 | 2 | 1 | |||||||
越溪乡 | 15 | 38 | 20 | 3 | 1 | |||||||
桑洲镇 | 21 | 56 | 30 | 1 | ||||||||
岔路镇 | 21 | 50 | 30 | 2 | ||||||||
前童镇 | 17 | 36 | 20 | 3 | ||||||||
黄坛镇 | 20 | 60 | 30 | 3 | 3 | 1 | ||||||
大佳何镇 | 9 | 26 | 15 | 1 | 7 | 1 | 1 | 7 | 5 | |||
强蛟镇 | 8 | 13 | 6 | 3 | 3 | |||||||
西店镇 | 22 | 46 | 25 | 3 | 1 | 1 | 3 | |||||
深甽镇 | 20 | 55 | 30 | 3 | 1 | 3 | ||||||
梅林街道 | 22 | 48 | 25 | 2 | ||||||||
桥头胡街道 | 16 | 33 | 20 | 3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