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6255/2023-5186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3-01-15
发布日期
2023-12-01
发布单位
县住建局
县住建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3-12-01 15:19:59 信息来源:县住建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是我们国家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县住建局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五大革新”专项行动为纲领,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细化举措、狠抓落实,全力建设现代化“双优”新宁海。

(一)强化政治学习,狠抓效能作风

我局始终把政治学习摆在全局工作重中之重。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设立党建读书角、清廉读书角,以及采取周二夜学、建设讲堂、五分钟论坛等多种形式,促使干部系统学习党建理论、业务知识,有效提升干部综合素质。二是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推动基层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出台建筑工地临时党支部活动制度,推动红色物业建设,培育住建党建工作新品牌。三是推进清廉住建建设,强化工程质量、招投标等关键岗位和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超前化解权力运行过程中容易诱发腐败的风险;积极参加“叩问初心,与廉同行”宁海县第二届清廉机关示范案例展示活动,荣获二等奖。四是强化责任担当,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运用“党群同心圆”平台,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深入防控一线,参与社区巡防管控,以及防疫隔离点建设,圆满完成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五是激发干部内生动力,以“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抓手,通过“科长擂台”“中层述职”“骨干比武”等一系列赛马平台,让干部紧起来、快起来、跑起来,进一步改善了工作状态,持续推进项目建设。

(二)围绕乡村振兴,推动全域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五年行动,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通过完善农污治理设施建设机制,实现建设主体、施工监理资质要求、设计验收标准、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材料设备供应的“五统一”,规范基本建设程序,破解项目融资、用地审批等“瓶颈”问题。2021年36个自然村农污治理设施续建工程全部竣工,2022年度计划新建的26个自然村农污治理设施在年底前将全部实现开工,农污设施行政村覆盖率由上年的77%提高到83.5%,新增收益农户约3600户。

二是着力推进美丽城镇创建。持续围绕“全域创建、全面美丽”的行动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融合发展、统筹兼顾、彰显特色”的创建原则,全面推进“五美一机制”的建设内容。2022年,我县有8个乡镇街道创建美丽城镇,其中西店、黄坛、桑洲、力洋、梅林街道及桥头胡街道等6个乡镇街道为省级样板培育乡镇,茶院乡和一市镇等2个乡镇为一般型乡镇,计划实施美丽城镇建设项目62个,计划总投资19.7亿元,已完成19.25亿元,投资完成率98%,截止11月底均已完成省级验收工作,其中6个评为市级样板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三是有序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以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环境塑造和风貌提升为重点,有序推进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不断提升我县农村人居环境。完成力洋孔、南溪等5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其中力洋孔村被评为省级优秀,继续推进箬岙、湖头等5个村创建工作。首先,通过对村庄现有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用地现状、居住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一村一策”制定创建行动方案,以一村一主题,打造宁海特色“富春三居图”。其次,将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与艺术村创建有机结合,以艺术化改造破题,探索将艺术设计与农村生产生活相融合,激发村民建设村庄、参与艺术化改造的内生动力。最后,坚持项目建设与村庄发展需求相结合,积极推行“阳光工程”,引导村民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用、自己管。

四是扎实推进农村住房改建。认真贯彻实施宁波市农村住房改建“百千万”工程,近年来通过村庄整体改造、安置小区建设、示范村创建等,扎实推进农民住房新建改造工作,累计收益农户15374户,从源头上提升农村住房品质,不断满足广大农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聚焦城乡融合,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根据我县“五大革新”对中心城区全面统筹发展构建的“东美丽、南文化、西通达、北时尚”新格局,按照既定目标,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东美丽”和“北时尚”。“东美丽”,根据总体方案设计,完成星海小学东侧立项、后张村政策处理、海棠府二期周边段方案评审等工作。“北时尚”,基于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建成天明中路、城市阳台周边配套工程,基本建成天明湖公园二期,城市风貌样板区—天明湖商务核心区已完成市级评审工作。

二是迈上城乡风貌新台阶。未来社区作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根据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未来社区的决策部署,自2021年5月份以来,我局加快项目落地,积极谋划项目实施,今年我县双水未来社区、塔山未来社区、华庭未来社区和九顷未来社区等4个未来社区项目列入省未来社区创建名单,均已开工建设,同时已申报北星社区(旧改类)和县前社区(在建房地产项目)为省第六批未来社区项目。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坚持“规划引领、整体设计、分级负责”的原则,立足实际,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积极谋划创建城市和县域风貌样板区,天明湖商务核心城市新区风貌区、前童—岔路县域风貌区等2个风貌区入选浙江省首批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名单,并通过前期建设和风貌整治,其中前童—岔路县域风貌区已通过省级验收。

三是推进城市更新新步伐。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市政项目投资10.7亿元,共实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32个,其中重点项目17个(新开工项目13个、含24个子项目,续建项目4个、含15个子项目),截至目前,新开工建设城逐线辅道、中大街等12条市政道路,已建成纺织南路、唐安李周边道路等10个项目,时代西路(模工六路—西环线)、梅林南路等11个项目已基本竣工。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今年共实施86个,分布在7个社区,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朝晖家园等20个老旧小区(涉及3320户、37万平方米),华庭家园等60个老旧小区正在改造中(涉及3700余户、41.36万平方米),五丰社区等6个老旧小区处于招标阶段。在城中村改造方面,今年共实施尤家村、半洋村等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计划签约529户、9.19万平方米,计划拆除555户、10.2万平方米,截目前,完成签约529户、9.19万平方米,完成拆除235户、4.6万平方米,腾空320户、5.6万平方米。

(四)健全住房体系,托起百姓安居

一是房地产业监管服务再深化。2022年1-10月份,完成房地产投资73.6亿元,同比下降2.9%;成交商品房面积约48.1万㎡,同比下降34.1%;全县商品房库存为158.4万㎡,同比增加35.6%,消化周期为30.1个月;商品住宅成交均价有所下降,成交均价为14120元/平方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房住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帮扶房地企业纾困,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保障合理居住住房需求,支持合理住房消费。大力推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改造,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截至目前,累计排查了39个楼盘、建筑面积260万平方米,消除2个楼盘存在风险,确保了11个楼盘、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正常交付。

二是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再加快。截至目前,我县实施公共租赁住房项目7个,总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共惠及保障家庭2819户、5311人(其中实物配租1213户、1937人,租金补贴1606户、3374人);加快推进非本地户籍一线环卫工人公租房保障工作,86户符合保障条件的非本地户籍一线环卫工人享受公租房租赁补贴;对承租公租房小区配套商铺的非国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17户),免收3个月租金,共计减免租金约17万元;辛岭老茶厂地块公租房项目正在建设中,涉及房源666套。

三是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再提速。截至目前,我县已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集的项目共17个,涉及保障性租赁住房3517套,其中新建类项目7个(1343套),改建类项目6个(854套),盘活类项目3个(1320套),占市民生实事项目目标任务(3620套)年度目标的96.4%。

(五)立足绿色发展,推动环境提升

一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把好民用建筑节能审查等环节关,2022年新开工的民用建筑共21个、建筑面积55.43万平方米,设计标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执行率100%(其中,二星级以上建筑11个、建筑面积29.91万平方米、占比53.96%);2022年,我县新开工装配式建筑20个,累计建筑面积应用面积71.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15%;全面启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试点,今年的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双水村未来社区展示厅项目)已经通过扩初审查会议。

二是加强建筑业发展扶持。2022年1-10月份,完成省内产值127.8亿元,同比增长17%。通过建筑业发展奖励政策梳理,加大对“走出去”承接业务、创优夺杯、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奖励力度,扶持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升建筑企业原生竞争力;通过修订完善招投标指导意见、建筑施工企业白名单制度,出台建筑施工企业白名单制度,形成大型项目由本地优秀企业承接的良好氛围,留住产值税收的同时,促进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无欠薪等工作的更好落实。

三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市政道路雨污水管建设、生活小区和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建筑工地污水排放等,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今年,市政道路雨污水管建设共13个,解放北路等7个项目已按时间节点完成改造,兴宁中路等5个项目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十递路因政策处理未完成暂停招标工作;生活小区和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共49个,北斗星辰等22个项目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其余27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计划年内完工;围绕建筑工地雨污管道安装、沉淀池设置、台账资料收集等方面专项制定工作措施,加强建筑工程污水排放管理。

四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展开校地合作共促碳中和发展,共建浙江大学(宁海)生物质材料与碳中和建设联合研究中心,通过推广生物质材料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助力实现碳中和,目前根据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拟在飞凤山建设一个(竹结构)乡村住宅示范项目。加大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力度,在新建房地产项目中推广屋顶光伏一体化应用,今年我县共有9个新建建筑应用屋顶光伏一体化,总建筑面积66.48万平方米,光伏板安装总面积2645.97平方米;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推广屋顶光伏一体化应用,今年在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应用屋顶光伏一体化,共安装太阳能光伏板389块。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今年我县海绵城市计划建成面积为2.46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2.43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

回顾过去一年,我局城乡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对照高质量发展标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城乡基础设施短板依然存在,城乡品质和功能提升还有较大空间;二是城乡风貌还缺乏地域特色,乡愁记忆还不明显,建筑设计、村庄和农房设计亟待加强;三是建筑业转型发展步子不够大,建筑工业化程度还不够高,市场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公平竞争的有序环境尚未完全形成;四是系统党建联动缺乏有效载体和抓手,与大党建要求还有差距,作风及效能建设任务艰巨。对此,务必高度重视,敢于面对,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二、2023年工作计划

县住建局将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按照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总基调,牢固树立“必须稳、坚决增、抓投资、提增速、增效益、促发展”信念,着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努力建设宜业宜居县城,全力推动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以效能建设为导向,全力提振住建队伍干事创业激情。

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为深刻领会“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奋发有为做好当前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等形式,力求从上到下真正做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严肃的作风投入到住建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

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持续开展“五问五破、五比五先”机关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通过大宣讲等活动,以“局领导带头讲、分管领导条线”讲的形式,推动县住建局上下提升境界格局。开展全体干部“月度晾晒”“赛马亮绩”行动,以此倒逼干部绷紧弦、卯足劲,更加主动地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更科学地掌握汇总干部在工作作风、业务工作、急难险重工作的情况,综合分析其多维工作实绩。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廉政教育和制度建设,坚持抓早抓小,结合廉政风险点排查深入推进内控机制建设,从小微权力入手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增强廉政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区域融合为导向,全力推进城乡风貌全域统筹发展。

持续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围绕全生活链需求,加快构建邻里中心、完善社区养老、提升社区医疗等,打造管理服务无盲区的社区,计划启动老旧小区改造25万平方米。持续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加快城市核心区块美丽蝶变,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计划启动7.7万平方米。

持续推进城乡风貌提升。加快推进宁海西子“商务潮街”城市新区风貌区、宁海深甽-梅林 “森林温泉”县域风貌区等2个样板区创建工作。结合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全面落实未来社区理念,积极谋划申报我县未来社区项目。扎实推进双水未来社区、九顷未来社区等项目工程进度,完成华庭未来社区建设验收工作。

持续完善城市道路骨架。建成兴宁中路、兴宁南路、北大街、柔石南路等老城区改造提升工程,打通星海小学东侧断头路;开工建设“东美丽”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道路一期)、外环西路提升改造工程、原客运总站周边地块配套工程、梅林片区市政道路二期、双水未来社区配套工程、体育公园周边配套工程(二期)等15个项目,启动笔架山隧道、梅桥线提升改造、溪南东路、环城东路延伸段等10个项目前期工作。

打造美丽城镇升级版。在全面完成第一轮创建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基础上,继续推进新一轮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开展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复评和省级样板培育创建工作;推动美丽城镇建设串点成线,进一步构建基础设施的全面连通,促进城乡及镇村的融合发展。

(三)以为民服务为导向,全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管网收集、输送系统,提高城镇环境治理风险防控能力,加快补齐农村污水管网设施短板,计划新建市政污水管网和接纳支线10公里以上。切实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计划新增农户2500户以上,投资1.1亿元。

加快城市滨水绿肺建设。计划明年9月底前建成蒲湖公园,打造老城记忆标识,恢复老城水系,改善周边水环境;推进“东美丽”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绿道一期)等建设,逐步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提升人居环境。

抓好房屋全生命周期监管。持续推进我县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在明年年底前完成全部自建房及其他房屋安全隐患全面整治及相关信息录入工作,并同步建立全县房屋安全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

(四)以数字化改革为导向,全力推进行业监管服务升级。

深入推进建筑业稳步发展。以“打造优质企业、建设优质工程”为目标,通过政策扶持和奖励机制,加快扶持形成一批技术管理领先的龙头企业,确保建筑业产值稳步增长。加快绿色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稳步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工作,提升城市整体建设品质。深化“智慧工地”建设,完善“数字化”监管平台,以标准化、信息化、智慧化全面加强项目监管和民工工资处置。突出安全生产监管重点,深入开展质量安全专项行动,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

深入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继续按照省、市两级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要求和“一县一策”执行的指标要求,根据市场形势做好参谋角色,灵活运用政策工具,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房价、地价波动符合上级政府要求。严格做好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销售行为,强化预售资金监管,预防部分项目发生系统性风险。

深入推进物业行业监管服务。加大新《宁波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力度,制定出台我县相关配套政策,持续推进住宅小区环境整治、平安小区创建等行动,严格落实行政执法清单,推动“智慧化”小区建设,有效解决住宅小区内突出问题及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