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965404/2023-5227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3-09-06
发布日期
2023-12-22
发布单位
县政府办公室(县委外办)
【政府绩效】2023年半年度宁海县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执行情况
发布日期:2023-12-22 19:13:11 信息来源:县政府办公室(县委外办)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一、全力拼经济,干出向稳向好的好态势。坚持“开局就奔跑、起步即冲刺”,系统实施“五色图”亮晒、“精准钉”攻坚、“335”监测调度等机制,用百倍努力推动经济运行恢复向好,顺利实现半年红。一是稳中有进的底盘更加牢固。上半年GDP增长8.2%,增速自去年以来逐季攀升、一路上扬,今年一季度达到5.8%、全市第一,半年度全市唯一破8。规模总量去年突破900亿元,今年冲刺千亿大关。二是争先进位的势头更加明显。半年度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的超20个,规上工业总产值、服务业增加值、批发业商品销售额等增速均居全市榜首。省“十项重大工程”全部获四星以上评价,获得省市督查激励10项、再创佳绩。三是持续向好的支撑更加有力。一二三产增加值增速保持全市前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出口高出全市平均5.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均居全市第二,月均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增长均近20%,全县经济韧性足、潜力足、活力足。

二、全力强后劲,干出提质提效的好局面。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系统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狠抓产业第一支撑。坚持大抓工业,“光伏+储能”“文体+办公”“模具+新能源汽配”三大主赛道拉动作用明显,东方日升太阳能组件项目产品首片下线,捷造科技实现产品投产与项目开工并联推进,智能光伏产业集群入选首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创建名单,光伏储能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批创建。服务业加快复苏,发放消费券1675万元,城隍庙商业中心开街运营。精心组织历时3个月的徐霞客开游节系列活动,世界级越野挑战赛等高规格赛事广受好评,上半年旅游接待人次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住宿、餐饮营业额增速均超过15%。农业再获丰收,捧回全省首批神农鼎,入选省畜牧业、种植业重点县,引进总投资8.7亿元的全国单体最大工厂化水产养殖项目,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中期评估,新增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1家,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正式启用。二是狠抓项目第一抓手。全面实施“1244”重大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创新“项目警长”“项目预审专员”制度,截至7月底省“千项万亿”项目、省重点工程提前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民间投资等增速均保持全市第一,在去年荣获全市唯一的省政府年度投资赛马激励后,一季度再夺全市投资赛马激励。三是狠抓创新第一动力。深化实施科技创新“五大行动”,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62家,入围市重点研发计划暨“揭榜挂帅”项目12个、创历史新高。迭代优化人才保障政策,精准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引育行动,新增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创新站4家,首创的“四方联动·产教融合”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四是狠抓开放第一活力。大力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扎实开展“百团千企万人”行动拓市场、抢订单,积极参加港澳浙江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组织300多家企业参加广交会、文博会等重点展会,新增省级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5家。积极举办新能源汽配产业座谈会、生物产业论坛等活动,成立宁海中学校友总会,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个。

三、全力优服务,干出创业创富的好氛围。大抓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坚持换位思考,聚焦关键环节,强化改革赋能,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富热情。一是全力为企业提劲鼓气。常态开展政企恳谈会、交流会等活动,创新推出“政企通会客厅”,面对面沟通交流,现场解决问题,着力推动信心提振、活力提升。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9332户,增速全市第一。二是全力助企业轻装上阵。贯彻落实省“8+4”经济政策体系,积极出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67条政策。积极谋划新一轮产业扶持政策,尽心尽力助企攀高。三是全力帮企业纾难解困。分类开展走企业优服务解难题等活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6600余件,营商环境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6%以上。迭代优化“企服通”平台,创新推出“宁管家”等特色服务,入选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深化环保“一件事”集成改革入选省深化改革典型案例,6条政务服务优化建议入选全省“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创新工单,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办件“一网通办”率居全省第一。针对市场主体对法律服务的共性需求,挂牌成立25家“民商法治诊所”,相关做法入选省级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三批试点。

四、全力提品质,干出大建大美的好风貌。抓实抓细城市革新,聚焦“东美丽、西通达、北时尚、南文化”,加快全域美丽蝶变。一是内外兼修扮靓颜值。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善“三山两岸”、老城保护与复兴等片区规划,大手笔开展大茶山中央公园规划。围绕迎亚运盛会“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动,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美丽城镇和乡村艺术谷建设等工作,下大力气治理空中飞线、卫生脏乱差等顽疾,新增未来社区创建项目5个,塔山社区入选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新评定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43个、累计332个,占比超98%;创成省5A级景区城,大花园建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二是标本兼治擦亮底色。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探索构建“美丽县域评价体系”,创新设立生态环境健康体检中心,下大力气狠抓颜公河综合整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无废细胞”创建等工作。生态质量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4%,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和功能区达标率保持100%,连续三年荣获“大禹鼎”银鼎和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县称号,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交流发言。三是软硬兼施夯实基础。全面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县建设,G15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开工在即,S314桃源至力洋段二期完成初步设计评审,G228西店至桃源段、下陈至三门界段等加快推进。集士驿站富民提升工程迭代扩面,新增公交邮路4条、集士驿站29个、快递进村54个,参与制定并发布《农村客货邮融合服务规范》。

五、全力促共富,干出可感可及的好生活。用心用情办好惠民实事,尽心尽力解决关键小事,努力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职业技能提升等行动,建成省级民生工程零工市场2家,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470人。全面铺开长期护理保险,在职村干部、实习学生等7类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全县定点医疗机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开通率达到100%。二是公共服务更有品质。统筹实施“宁好”工程,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进展率全市第二、获省五星评价。缑城中学、潘天寿小学天明校区以及6所幼儿园新建成投用,新增省二级幼儿园4所、省现代化学校5所,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省级督导评估,高考再创佳绩。县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县第一医院创成三乙综合医院,县第三医院新住院大楼、深甽镇中心卫生院新院区投入使用,健康浙江建设考核成绩位列全省第六。完成公办养老机构改造提升2家,新增标准化老年食堂10家,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27个,居省市前列。“何以缑城”探源工程形成成果报告,45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加快构建,新增百姓健身房7个,首届中国“金羚羊”越野颁奖活动在宁海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