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6001/2023-483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3-03-03
发布日期
2023-03-03
发布单位
县交通局
县交通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部署
发布日期:2023-03-03 09:39:51 信息来源:县交通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22年,宁海县交通运输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交通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积极谋划“十四五”规划布局,启动“三市六县通衢之地”节点建设,以“一横三环五射”交通路网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关键通道能力提升,为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新征程当好“开路先锋”。

一、工作成效

一年来,我们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集中力量推动整个行业保持平稳有序、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公路总周转量、邮政业务总量和限上相关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7.7%、19.8%。

(一)谋在前,由交通节点向交通枢纽转变。2022年,宁海交通从毗邻甬台绍区域重要交通节点向“三市六县通衢之地”综合交通枢纽转变。G15沈海高速宁波段拓宽工程、G527岳井洋大桥等项目前期取得重大突破;宁波至宁海城际轨道课题研究、《宁海县农村公路网规划》、《宁海县乡镇“15分钟上高速”行动方案》等专项规划取得重大成果;7个重大交通项目列入自然资源部批复的“三区三线”划定清单,全面保障了“十四五”交通规划建设用地。

(二)干在前,由做大项目向做优项目转变。2022年,我们以“五大革新”专项行动为抓手,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一是提高建设效率。成立交通投资专项小组,建立“全过程监督”机制,启动G228一市段“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合力破除G228新山至三门段、甬临线桐洲至麻岙岭段改道以及G228宁海西店至桃源段公路工程应家段和陈桥支线政策处理难题,推进项目进度,全年实现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1.4亿元,同比增长11.3%,综合考评位列全市第三。其中,南部滨海新区港口物流与交通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38省道(伍富)交通服务站主体完工,胡陈乡客运集散中心站建成完工。二是规范建设市场。围绕转分包、专家评审、工程质量、项目招投标等内容,采取项目自查、专项检查和联合大检查等方式,开展交通运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发现并整改问题25个。三是推广品质工程。制定了《2022年宁海深入推进公路水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以S311象西线宁海段路面提升工程为试点,提升养护工程施工标化水平;以G228西店至桃源段公路工程为试点,加大技术和工艺创新引领;以大佳何镇Y405大佳何至里袁公路(K0+000~K5+869)路面提升工程为试点,探索农村公路品质工程创建。

(三)走在前,由行业管理向行业治理转变。2022年,我们着眼交通产业平稳发展和交通行业现代治理能力提升。一是全产业链结构基本形成。通过交通系统、国资国企内部资源共享,打破交通项目在设计、施工、监理和运营等业务板块间的壁垒。完成花山、伍富综合功能服务站建设;港口公司外贸业务实现零突破;交通集团经营性收入实现跨亿突破。二是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公路总周转量、邮政业务总量和限上相关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7.7%、19.8%。引进近三年首家航运企业落户宁海,水运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零突破”。三是交通执法能力提升。新增启用G527国道2个点位8个车道非现场超限执法点;完成全县7家重点货运源头企业将计量称重数据和监控视频接入省超限运输监管平台;与公安、应急、市监、海事等部门建立路警联合治超、涉海部门联席、道路运输遏重大整治等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赋权长街、岔路、前童、强蛟、西店、跃龙、桃源7个乡镇(街道)6项行政执法权,减少执法层级,提高属地精准监管。

(四)想在前,由为民服务向便民服务转变。2022年,我们想群众所想,努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一是集士驿站硕果累累。新建网点29个,开通公交邮路6条,累计带货187.5万件,该项目获评交通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第一批)名单和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五星级样板县,并获央视农业农村频道《振兴路上》专题报道。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设立“跨省通办”、“长三角证照联办”专窗;探索涉路施工许可“一件事”改革,构建“一窗受理、分类办理、一窗出件”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2022年共完成各类审批5500余件次,事项按期办结率和服务满意率均为100%。三是发展公共交通多元出行。初步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拟定城乡公交票价调整建议方案;优化调整4条公交线路;新增、更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40辆;新建公交停靠站8个;开通学生公交专线99条。

(五)冲在前,以守土有责的高度自觉维护行业安全平稳。一是守住疫情防控一线。常态化把牢交通重点领域疫情防控关口,做好高速公路卡口涉疫货车闭环引导以及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圆满完成我县“421”疫情防控快编快转运以及驰援镇海、鄞州、北仑等转运重任。二是守住安全维稳底线。圆满完成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等任务,完成海上遇险救援3起,营救落水人员15人,实现重大海上航运事故“零发生”。完成省市县挂牌道路交通隐患整治6处,公路平交口治理27处,提升道路运输安全水平。三是守住清正廉洁红线。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为主线,提高政治站位;以“五问五破”作风建设为抓手,整治“庸懒散拖”的工作作风;通过“八小时内+八小时外”监管,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监督提醒。

二、存在问题

总的来看,过去一年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政策处理进度滞后。如甬临线杨梅岭至堤树岭改线工程因金安驾校政策处理问题导致项目无法建成通车;G228西店至桃源段起点因西店崔家政策处理问题而无法推进;城逐线宁海县南门(大桥)至前洋段公路工程因溪南许段房屋无法拆除,导致溪南许段无法全幅建成通车。二是农村公路“重建设轻养护”。截至2022年底,我县已建成乡村道公路约921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55.9%,但是建成后的公路养护管理不重视、养护不善,乡镇养护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养护职责不明确,甚至无人养护等问题严重缩短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三是工程建设管理规范性问题。部分农村公路基本建设程序履行不到位,如开工前未及时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变更程序不到位、存在事后变更等。

三、下步打算

2023年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立足宁波南向桥头堡定位,促进甬台绍联动发展,为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新征程当好“开路先锋”。

(一)确保交通经济指标稳中有升。2023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完成12亿元,力争13亿元;实现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3%、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3%、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0%、限上运输相关行业营业收入增长20%。一是续建项目促进度。2023年要加快推进G228宁海西店至桃源段公路工程、S314省道桃源至力洋段公路工程(一期)等9个续建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完成投资11.05亿元,重点破解G228西店段崔家、陈桥支线金安驾校考试线路改道和金安驾校土地征用等政策处理难题;加快城逐线南门至前洋段跃龙溪南许村9户民房拆迁安置工作;做好S314桃源至力洋段(二期)、G527岳井洋大桥及接线工程政策处理工作,确保客运南站、泉水变边坡治理工程等4个项目今年建成。二是新开工项目抢时间。2023年新开工项目5个,计划完成投资1.3亿元,包括S314省道桃源至力洋段公路工程(二期)、象山港滨海公路一期等,确保所有项目10月份开工,力争更早开工。三是面上工程抓完工。2023年面上工程共45个,总投资2.77亿元。其中乡镇(街道)计划实施的公路项目共29个,总投资1亿元;公运中心计划实施的项目16个,总投资1.77亿元。加快建设进度,尽早完工。四是省民生实事工程抓落实。2023年计划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5公里,养护工程66公里。加快建设进度,确保12月前完成项目建设。

同时,高质量完成县委下达给交通的“五大革新”任务。按照排定的季度目标抓好推进落实,确保每个项目不亮红灯,力争年度任务提前完成。

(二)确保交通规划科学长远。一是启动我县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研究工作。重点是深化宁海与宁波西枢纽快速路网研究,并积极争取纳入市级“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实施类项目库;启动城际轨道工可研究工作,加强与市级部门对接,争取将宁波至宁海城际轨道列入上位规划。二是开展重大项目前期谋划。为构建每年开工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建设滚动发展格局,2023年我局将同步启动G527深甽至新昌、G228下陈至三门段(二期)、S203越溪二桥等项目前期研究,提前排摸反馈意见,研判政策处理风险隐患点,尽量降低政策处理难度,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三)确保行业管理责任落实。一是抓好运输行业监管。加强辖区内客运、货运、维修、驾培、航运等运输企业的属地监管,督促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消防)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消防)台账,定期召开安全(消防)会议和培训,定期开展安全(消防)检查和隐患整改,确保安全责任制落实。及时调处辖区内交通运输行业和交通工程从业人员信访工作,重点关注长运公司、益顺公司、G228宁海西店至桃源段公路工程等潜在的信访舆情风险。二是规范集士驿站及快递网点经营。2023年计划建成集士驿站30个,力争公交邮路全覆盖。编制完成《宁海县农村客货运融合发展建设指南》,深化全省客货邮五星级样板县创建成果。对照目标任务,落实集士驿站站长增收措施,推进农业、工业、文旅等业态与集士驿站融合发展,协助做好快递进村工作。同时,加强辖区内快递网点的属地监管,确保快递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2023年我县计划更新20辆新能源公交车,完成《宁海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专项规划》编制,完善公交线网、首末站规划,实施票价调整。并加强辖区内公交场站的建设、维护和监管,确保硬件设施完好,消除安全隐患。

(四)确保农村公路管养到位。一是落实乡村道养护职责。将乡村道养护管理纳入乡镇(街道)工作范围,建立机构、配备人员、落实经费,制定日常养护制度,健全路产路权管理机制。严格按照“乡村道列养率100%,年养护工程实施里程乡道不低于6%,村道不低于5%,中等以上占比不低于85%”的要求,常态化开展巡查和养护工作。未经审批,严禁实施擅自占用、挖掘公路的行为。二是抓好“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重点做好乡村道养护和内业台帐归档工作,包括:1.对省、市检测公路路况PQI70分以下的乡村道进行改造提升。2.将“路长制+互联网”接入乡镇综合治理平台,纳入政府治理体系。3.抓好胡陈、桥头胡示范路创建以及示范乡镇创建工作。4.做好乡村道交安设施隐患排查及整改。三是加大交通执法力度。按照“建路必管,管必从严”的原则,以“利剑2023”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为抓手,加大公路巡查执法力度,重点整治涉路施工秩序,不按规范开展养护作业,破坏路产路权,超限超载,擅自占用、挖掘公路、污染公路和影响公路畅通等违法行为,强化货运源头单位周边路段流动执法。

(五)确保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和滕书记提出的“六个度”(高效办事有速度,精准服务有力度,维护公平有制度,合理监管有温度,同频对话有态度,亲清交往有尺度),营造规范有序的交通建设营商投资环境。一是抓好机关作风建设。严厉整治工作中“推、拖、滑、绕、躲”问题,提高交通项目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行政执法公正规范,杜绝吃拿卡要行为的发生。二是抓好交通运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围绕转分包、专家评审、工程质量、项目招投标等内容,请项目属地乡镇(街道)强化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闭环整改发现的问题。三是抓好“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提升服务效能,破除“中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