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宁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首页
>宁海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建议>2023
当前位置:首页
>宁海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建议>2023
14.关于加大乡村文旅运营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运营人才多元化培养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5-18 11:10:02 信息来源: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号:[ ]

类别:                                编号:          

 

宁海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代表建议

 

标    题:关于加大乡村文旅运营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运营人才多元化培养的建议

代表姓名:吕宁                       通讯处 强蛟镇振兴路8号

联系电话: 13646619855               所在乡镇、街道:强蛟镇

建议内容: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强蛟围绕建设“双优”宁海,推动“蓝湾绿岛·逍遥强蛟”加速追赶跨越,社会经济各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此过程中,文旅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优质、专业的文旅运营人才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强蛟镇当前文旅运营体系除镇政府的旅游办外,还通过镇临北旅游开发、游客服务中心、宁海湾渔人公司分别搭建了融资、管理、引领三大平台,此外,还以“艺术家驻村”“特聘设计师”等形式,不拘一格引进审美前卫、思维活跃的文旅人才,直接参与旅游思路规划、景观节点设计,旅游运营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强蛟文旅事业迅速发展。

二、存在问题

乡村文旅运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官方支持力度不高。如当前强蛟镇文旅人才引入、文旅业态入驻,仅靠当地政府自行出台《强蛟镇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引导发展专项补助(奖励)办法》,补助金额不高,上级部门支持少,对高端文旅人才吸引力不高,文旅运营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不足。

二是数量、质量双不足。就这支队伍整体来看,基本上还处于散落的无组织状态。以强蛟镇为例,从上往下分析,镇政府旅游发展岗人员仅2名,且由于基层事务多,存在一人多岗现象;镇临北旅游开发、游客服务中心、宁海湾渔人公司工作人员多从本地招聘,缺乏文旅专业人员、高学历人才。

三是人才挖掘渠道单一。当前强蛟镇文旅人才主要依靠上级部门委派、本地挖掘两个渠道,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上级部门委派的“艺术家驻村”形式,往往艺术家驻村时间仅一年、两年,随着驻村时间到期,艺术家离开村子,村庄发展就陷入停滞,艺术村发展周期短,生命力不强;而本土文旅人才培养难度大,乡村文旅能人虽有一技之长,但多数因早年离校当学徒、谋生计,接受教育程度不高,对事物认知水平有限。加之条件所限,少有机会接触到本行业本领域的先进典型、先进模式、先进理念,视野不宽,因循守旧,在自我发展的能力上明显不足。本土青年大学生群体则在外就业较多,鲜少留村发展。

三、建议对策

加强乡村文旅运营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议主要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政和文化旅游主管部门要从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觉上切实履职尽责,把乡村文旅运营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和人才规划,特别是要纳入文化和旅游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把乡村文旅运营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切实加强管理,落实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和专人负责。要充分发掘乡村文旅人才,多措并举,把他们打造成乡村发展和繁荣的中坚力量。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各级党政和文化旅游主管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文旅运营人才队伍建设和项目支持。要撬动社会力量多渠道投入,加大对乡村文旅运营人才的支持力度。

三是实施文旅运营人才支持计划。文化旅游主管部门每年遴选一定数量的乡村文旅运营人才,每人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重点向旅游发展重点乡镇倾斜。

四是实施文旅提升行动。文化旅游主管部门针对乡村文旅运营人才不同情况,每年采取外出交流学习一批、定向培训一批、实践锻炼一批的“三个一批”方式,组织开展对乡村文旅运营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强化市场意识、商品意识,重点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