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士凌代表:
您在县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县域居民文体场所和设施的建议》(第19号)已收悉。对此,我局高度重视,根据建议内容会同县委宣传部进行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正如您所说,公共文体设施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活跃居民生活,提高居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推进,全社会各行各业都积极参与其中,如今市容市貌、市民群众素质、精神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一、城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持续完善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市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强,我县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县域居民文体场所和设施也随之提升完善。一是纳入发展规划。2021年我县将“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公共文化设施专业化运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模式”纳入《宁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二是坚持实地指导。由县委宣传部部长带队分片区进行文化阵地建设考察调研和座谈,尤其是文化设施建设薄弱的乡镇街道。我局分管领导带队和业务科室多次赴各乡镇街道进行实地指导,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注重考核评比。把文化阵地建设列入年度乡镇街道文旅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中之重,以此引起乡镇街道充分重视,把文化设施提升建设提上议事日程,落实场地、经费、人员配置等关键事项。四是加大扶持力度。每年评选优秀文化站和图书分馆并纳入县群众文化奖励项目,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5万、3万、1万元奖励。开展“喜悦宁海”读书空间创建,图书分馆提升为城市书房的再给予5万元奖励。目前,18个乡镇街道均实现图书分馆、文化分馆、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包括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建成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县乡镇街道文化站省一级站建成率94.44%,图书分馆均达到市星级以上标准。结合省民生实事工程,现已建成和在建城市书房10个、文化驿站4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35个,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县体育发展中心表示,根据实际需求,会在各乡镇街道所在地及人口聚集的行政村配建体育公园、全民健身广场、多功能运动场、笼式足球场等设施;在人口年龄结构偏大的老年人口聚集村配建门球场、气排球场等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地设施;在文化礼堂、老年协会、邻里中心设立百姓健身房、乒乓球室、羽毛球场等室内场地设施。城镇居民住宅小区会严格按照《宁波市全民健身条例》“10万平方米(含)以上的居住项目配置建筑面积不少于计容面积5‰的室内体育场馆设施,5-10万平方米的居住项目配置建筑面积不少于35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场馆设施,5万平方米(含)以下的居住项目可配置建筑面积不少于25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场馆设施”等相关规定进行体育设施标准化建设。
二、文化体育活动形式内容创新丰富
几年来,我县加强宁海历史文化研究,县委宣传部对各个时代重大历史史料和代表性文化名人进行了梳理,汇编成《浙江文史记忆丛书·宁海卷》,将方孝孺史料编入《浙江文史记忆丛书·宁波卷》,并摄制了《“何以缑城”访谈片》,组织开展“何以缑城”名称起源课题研究等。宁海作为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重点县,我局对全县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地方特色等500多个文化元素进行全面普查,完成21个重点文化元素的基因解码并编纂成书。由于受疫情影响,我县积极创新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方式,结合线上线下举办宁海县云春晚、徐霞客开游节、群众文化艺术节等覆盖城乡的40余个品牌文化惠民活动。每年开展“百姓大舞台”演出300余场,送展览讲座下乡400多场次,送戏下乡500场次以上。为使城乡居民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惠民文化生活,今年还将戏曲纳凉晚会、戏剧节、群众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文化惠民活动的地点,由城区的广场、公园增设到村文化礼堂、口袋公园等地,让文化生活惠及全县更多的市民群众。深入推进“书香宁海”建设,打造全民阅读文化新高地。2022年县图书馆总流通人次达77.87万人次,图书外借流通册次达103.3万册次,送书下乡11.55万册次,全年举办阅读推广活动617场,线上线下参与读者259万人次,在全县城乡营造了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
县体育发展中心表示,今年将举行环中国自行车赛、全国橄榄球大赛、浙江省海钓锦标赛、长三角龙狮大会等国家、省、市级大赛,并将利用文化礼堂、宁海国家登山步道等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举办第三届乡村振兴村民运动会、千里走宁海、“一人一技”体育公益技能培训等各项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来丰富村民业余文体生活。
三、文化人才服务队伍多元专业
我县聚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建设,经人员招募、专业培训提升、场地多产融合运行等方式,现已建立起一支结构多元、专业能力强、乐于奉献,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他们经常活跃在群众文化生活的第一线,从事文化知识普及、文化传播等工作。目前全县拥有业余文艺团队900余支,每个村社区2支以上,文化员配备实现全覆盖。18个乡镇街道实现艺术团、书画社等“三团三社”覆盖率100%,共计464支社团,文艺骨干人数达6500余人。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文化志愿者团队,每万人拥有文化志愿者570余人。在每年对文化下派员、文化站长、文化管理员“三员”队伍常态化培训基础上,开设宁海县“市民艺校”,设1个总校和20个分校、100个网状培训点,为城乡居民提供音舞、戏曲、书画、摄影、民间文艺等20类艺术培训。总校设在县文化馆艺术培训中心,全年天天开展艺术公益培训,同时每月开设1期名家课堂,4期艺术讲座;分校以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联盟为主体,每周2天为市民提供各类公益培训;100个培训点设在全县100家文化礼堂,与县内100家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结对,每月3天提供专项公益培训。2022年共开展艺术培训1768课时,惠及市民群众64万人次。今年改名为“缑城艺校”,将“1+20+100模式”公益培训模式全面铺开,进一步提升全县文艺骨干和广大文艺爱好者的文化素养。另外,从2020年开始,县文化馆业务干部实施“六个一”工作责任制,即每个业务干部联系一个乡镇(街道)、蹲点一个村、培育一支市级优秀团队、带出一个文化领军人物、独立策划实施一项活动、独立创作一个作品等,根据不同基层文艺工作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培训、指导工作,更好地促进全县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感谢您对我县文旅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宁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