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6079/2023-503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3-06-16
发布日期
2023-07-12
发布单位
县文广旅游局
宁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22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2023-07-12 09:56:06 信息来源:县文广旅游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季宁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文旅人才发展支撑的提案 》(第122号)已收悉,对此,我局高度重视,并根据提案内容进行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我局坚持“引进来、培养好、用得上、留得住”基本原则,切实做到措施务实,评价科学,保障有力,深入开展招才引智、筑巢引凤、就地孵化、嫁接外脑、结对共建“五大行动”,全面形成与宁海文旅融合发展相协调的人才结构体系。

一、强化组织领导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立足我县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明确各乡镇(街道)配备分管领导,专职旅游工作人员,按照“高层次人才引领、中坚骨干支撑、本土人才崛起、青年新秀储备”梯次开展人才队伍建设,聚焦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运营、乡村创意设计等领域,着力打造艺术创作、非遗传承、产业经营等多支覆盖面广、综合素质过硬的文旅人才队伍。

二、招才引智行动

明确招引重点,重点引进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等命名的文化名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宁波市“3315系列计划”人才(团队),支持高精尖人才在宁海创业就业。拓宽招才渠道,将招才引智活动与文旅节庆、品牌推介、市场推广、招商引资等活动有机结合,在每年的开游节期间固化举办文化旅游人才专场招聘会。

三、筑巢引凤行动

突出产业引领,搭建人才与产业共生共荣平台,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产才融合发展”良性循环机制。加快项目建设,依托宁海旅游集散中心、宁海文化综合体、十里红妆文旅项目等地标项目,培育创新型文化旅游业态,大力引进在国际、国内以及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乡村民宿、乡村旅游运营等领域品牌运营商,以项目落地运营带动人才集聚。

四、就地孵化行动

加强本土文化人才培育,深化“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建立十里红妆婚俗、泥金彩漆、宁海平调、宁海古戏台等非遗传承基地,培养一批市级非遗传承人,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搭建展示平台,常态化开展群众文化艺术节、“五王”才艺大赛等赛事活动,挖掘发现一批本土文艺骨干。实施雏鹰养成计划,排摸本土青年文旅人才,在创业就业方面给予支持,逐步培育一批文旅产业带头人,壮大一批文旅运营企业。

五、嫁接外脑行动

突出柔性引智,采取建立智库、聘任顾问、项目合作、服务外包等灵活方式,柔性引进乡村旅游规划、乡村创意策划、乡村旅游运营等领域亟需紧缺人才,为我县乡村文旅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强化学习交流,持续开展“中国旅游日大讲堂”等活动,每年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为乡镇(街道)文化旅游分管负责人、中层干部授课,鼓励企业选派各岗位人员赴先进地区、品牌企业学习先进经验。

六、结对共建行动

坚持政校企合作,加强与国内知名文化旅游规划研究机构、旅游院校等对接联系,共建实践基地、研究基地,突出“名团帮、名家传、名师带”,共育各领域领军人才。加强乡村文旅新业态人才培养,鼓励乡村文旅企业和国内旅游院校合作培养文化旅游创意策划、乡村文创产品设计等新业态人才,力争吸引一批高层次人才参与乡村文旅新业态开发,建设打造宁海文旅新IP。

七、实施人才计划

我局已出台《宁海县旅游旺县人才保障专项办法》([2022]12号),安排旅游人才专项资金150万,对高端人才引进、本土创业团队培育、专业技能人才培育、政校企合作人才培育、多元业态经营人才团队引进、人才集聚平台建设等六方面进行资金补助。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引进乡村文旅企业高层次人才,探索建立以文旅企业为主题的使用人才和留住人才有效机制,不断提升各领域人才竞争力。

感谢您对我县文旅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宁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