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8111/2024-3355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4-01-11
发布日期
2024-01-11
发布单位
越溪乡
越溪乡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1-11 15:45:17 信息来源:越溪乡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一年来,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运行恢复向好的总体态势,越溪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以“五大革新”为统领,持续深化“小微园+农文旅融合”的发展定位,谋深谋实融城融产之策,以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感恩奋进,聚力打造山海和美越溪。

这一年,我们蓄势聚能、挖潜增效,全力推进全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业经济承压前行。规上工业企业达到 17家,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6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置信智造谷于2023年6月全面交付,入驻98家企业,已投产39家企业,2023年实现总产值约3亿元。纵深推进工业全域治理,亭港工业区集聚点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完工验收;完成集聚点外“拆违”6300平方米,同步“建新”9000平方米。开展暖心助企服务,完善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对接兑付助企惠企资金232.7万元,惠及企业6家。践行“店小二”服务理念,顺利完成越溪商会增选,搭建企业共建共享平台,建成小微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稳“存量”、提“质量”、扩“增量”,助推辖区企业向好发展。

现代农业固本拓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691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1217亩,小麦种植2054亩、早稻种植915亩,均超额完成种植目标任务。高标准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11个垦造耕地项目已验收7个,新增耕地1047亩。科技赋能生态农业,以现代化理念、产业化思维、数字化技术延伸做强农业产业链。持续推广“一田两用”稻药轮作模式,农田亩均产值达2万元、净利润5000元,带动周边百余户农户实现增收。启动500亩“稻药轮作生态产业园”建设,特邀浙江中药材研究所博士团队,进一步挖掘贝母素提取研发的经济效益。试点推开“一水两用”蛏苗平面流养殖模式,开辟贝类育苗绿色循环经济,平面流养殖面积达1万平方米。水环境整治、山塘除险加固等一批水利项目竣工使用。全域推进总投资8664万元的海塘安澜工程,17公里“海上长城”加速提档。

文旅融合活力迸发。立足“农业+”,做好“+旅游”“+文化”文章。结合精特亮工程节点打造,串联绿色城堡采摘基地、沧海桑田景观、油盐寺、南庄艺术特色村等优质农文旅资源,投资110万元完成彩虹盘山公路提升、烽火台古建筑维修、露营栈道提升、乡叙民宿改造提升等项目,做好产业融合文章。南庄村获评市级乡村旅游共同富裕示范村,“越光宝盒”荣获“浙宿好礼”乡村民宿伴手礼大赛省级设计奖。激发强村公司发展活力,以“沧田”“南景”“鲜越”“双强”等四家强村公司为代表,统筹项目、资金、人才、监管等要素,推出研学游、“强村集市”系列活动,助力村集体增收30万元。

这一年,我们统筹均衡、融合提质,全力推动美丽城乡一体化建设。

基础设施推陈出新。强化规划设计引领,编制完成11个村庄规划,形成三角坛地块、乡区更新等规划方案,“东产能、西聚居、北休闲、南生态”的集镇区发展格局有机更新。积极争创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加快市政设施品质提升。越溪村海防道路、西白岌至外塘道路建成通车,陡门头至白岌农村道路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越建越好。自来水大水管网实现全域主管到村。持续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小微园区污水主管工程完成70%,亭枫、田岙、下盘、信干山等多村实施生活污水纳管工程。

城乡风貌向美而行。深化“千万工程”,美丽乡村提档升级,梅岙、山上应、上田、官长等4个自然村实现梳理式村庄改造,小林自然村创成品质巩固村。精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新增4处智能充电桩。农村生活垃圾智分类与保洁一体化全域覆盖,镇区道路、村容村貌、公园景点等全面提质升级。“三改一拆”强势攻坚,拆除违法建筑1.34万平方米,整改卫片7宗1.6万平方米,有效改善乡村面貌。

生态底色持续擦亮。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压实属地责任,确定“1+7+N”排查整治任务,全力消除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风险隐患,为美丽城镇建设厚植绿色底色。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高标准做好“五水共治”长效治理,依托河岸整治、雨污分流、污水零直排等措施,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这一年,我们保障民生、夯实底座,全力促进社会事业全方位升级。

社会保障兜底有力。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政策,参保率分别达99.34%、98.46%。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全年共发放低保、慈善、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专项资金共694.94万元,惠及1186人次。扎实有效开展拥军优属,妥善安置复员退伍军人3名,为26名现役义务兵家属和烈属安排免费体检、发放优待金,为88名60周岁以上农村户籍退伍老兵落实生活补助。

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撤并梅枝田、七市两个幼儿园和七市小学。“一校一品”特色创建成果显著,持续打造越溪中学“儒家浸润式教育”、越溪小学“格知教育”、越溪幼儿园“诗意田园”、越溪成校“渔耕文化”等品牌。越溪成校获市级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成果一等奖。累计发放7.8万元奖助学金,惠及20余名学生。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水平,创建省级卫生村2个、市级卫生村2个,建成省级多功能运动场3个,新建博爱家园1个,在小微企业园等人员密集处投放AED设备;加大卫生宣教力度,实现应急救护培训、健康素养进村文化礼堂全覆盖。重点关注“一老一小”,不断满足多元养老服务需求。优化布局婴幼儿养育照护点、四星级母婴室等,持续拓展儿童友好空间。

社会治理更趋和谐。党建引领筑牢平安防线,圆满完成平安护航亚运等重大维稳安保任务,社会大局总体稳定,连续七年未发生进京上访事件。建立运行问题及时发现有效解决工作机制,第一时间调解初信初访,严控信访增量,最大力度将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强力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八大行动”,全覆盖、全领域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完成辖区内工业企业、出租房、生产经营性自建房、沿街商铺、处宗教场所和民间信仰点、景区和涉海涉渔等重点区域拉网式排查、闭环式整治。推动应急消防“一体化”建设,建成“1+8”消防应急网络,增配消防车,配强专业消防应急队伍。压紧压实推进“胶改金”任务,做到“不漏一处、不忘一户”,更换金属软管5073根,实现全域覆盖。

这一年,我们唯实惟先、强化担当,全力提高政府建设现代化水平。

强化使命担当,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高标准推进“七张问题清单”整改工作。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出台执行《越溪乡合法性审查事项目录清单》,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行政行为更加规范;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联合执法更加高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县乡人大建议23件。加强清廉政府建设,坚持过“紧日子”,深入推行政务公开、三务公开,严格贯彻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树立清正廉洁形象。

2024年工作任务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纵观发展前景,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当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机遇与挑战仍将长期存在。结合越溪实际,我们将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县委县政府“八八战略”走深走实、“五大革新攀高年”的部署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时刻把握发展形势之变、发展阶段之变、发展格局之变,立足越溪看越溪、跳出越溪看越溪、面向未来看越溪,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赶考之姿竞逐共同富裕新赛道,奋力开拓新时代伟大事业。

综合考虑发展趋势和目标导向,建议今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能源和环境指标完成省市县下达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今年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稳进增效,全力提振实体经济

坚持项目为主、效率至上,促进经济扩质增量。一是激活工业经济发展动能。巩固企业恢复向好态势,增强市场主体发展信心,积极主动助企纾困、破解难题。一对一跟踪服务琦丰家电、佳能汽车、金舜家居、禾世塑胶、九润机械和大磐精密等重点企业,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积极壮大产业平台,专班助力未入驻企业顺利投产。加大本地企业扶持力度,促进个转企、小升规。探索亭港工业园区和置信智造谷两个园区数字化、标准化管理。推动工业全域治理向集聚点外延伸,拆旧建新两手抓。以“强链补链、提升产业、壮大集群”为招商重点,推动招企业向招产业转型。二是深化特色农业提档升级。坚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稳面积、调结构、增产量。全力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验收总结。加快推进“稻药轮作生态产业园”建设,全域推广“一水两用”平面流养殖模式,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持续推进下林水库防洪提升、海塘整治提升、高标准农田、小型农田水利、乡村河道整治等项目建设。加快打造越溪乡农事服务中心,发挥“产业孵化器”的作用,完善特色农产品质量品牌认证,建强集农业种植生产、加工、直播销售、研学、采摘为一体的“鲜在越溪”品牌运营中心,进一步助农增收共富。三是加速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打响“宁海珍鲜·鲜在越溪”特色农业品牌和“沧海桑田”全域农旅品牌,培育渔耕体验、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民宿餐饮等融合发展的新主体、新业态。以“沧海桑田观日线”精特亮线路创建为契机,建设“人在画中走,景在稻中游”的田园综合体,结合三角坛地块系统性更新,布局粮仓改造、老桥景观提升等文旅项目,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求。合力建强多村联建、全民参建等多种类型的强村公司,全面释放片区组团共富效应。

二、建管并举,持续推进融城发展

充分利用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契机,统筹提升城镇品质。一是增强交通通达能力。优化区域交通格局,配合做好象山港二通道、宁海高速连接线近期规划,S203、G228中远期规划,高效对接南湾新区交通体系。完善交通路网互联互通,深化“四好农村路2.0版”,提升农村段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运营水平。加快小微园区北侧道路、南侧道路建设,提前串联越溪二桥,缓解越溪大桥通行压力。二是提高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创建省级污水零直排区为目标,改造提升农村生活污水管网,高效运维小微园污水主管网,加速集镇区河港清淤整治,绘就美丽河湖优美画卷。加快智慧停车场建设,合理布局充电桩,以精细管理增添城镇温度。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优化,深化“大物业”基层治理模式,开展集镇区和农村的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严格执行新批宅基地“一户一宅”,坚持建新必须拆旧。加强违建巡查频率和力度,坚持农村宅基地“违法一处拆除一处教育一片”,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三是拓宽乡村共富路径。深度挖掘各村特色人文景观资源,多元化创建特色村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露营基地、烽火台古建筑、王干山民宿等作用,打造云端书吧、强村集市等新业态,唤醒王干山村沉睡农文旅资源。以县委“何以缑城”探源工程为指引,以宁海县史志研究会田什文化研究分会为抓手,进一步挖掘和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复苏梅枝田古村落。

三、共建共享,切实改善民生福祉

坚持民生为本,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促进养老、医疗等基本民生保障扩面提标。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推进养老设施的智慧化、适老化改造,推动建立儿童健康管理指导中心,实现医养结合、医育结合。二是优化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优化奖教资金运转,提升教学质量。产教学研一体化发展,推进县技工学校、乡成人学校与置信小微园联合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迭代升级文化礼堂共富基地,全面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文化、体育活动,建强提升农家书屋,擦亮乡风文明底色。三是构建统筹协调大平安机制。全员共建大平安格局,进一步健全问题发现、责任落实、督查反馈、考核评价、落地闭环“五项机制”,从源头减少初信初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以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园区为抓手,全面压实乡、小微园区和企业三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合理升级“1+15”消防设施,保障5分钟消防站辖区全覆盖,以演练提升实战能力。聚焦道路交通、涉海涉渔、防台防汛、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问题排查整治,切实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率。

四、守正创新,着力强化自身建设

重任千钧惟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抓落实为主旋律,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切实担负起打造山海和美越溪的使命职责。一是政治引领,兴忠诚实干之风。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增强循迹溯源的政治主动,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同牢记初心使命、强化宗旨意识、增进民生福祉、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突出执政能力提升,让每一个目标都落在实际行动上。二是凝心铸魂,提干部队伍之能。以“讲规矩、能干事”为重点,持续深化“领头雁”队伍建设,抓实村班子选育管用。严管厚爱,持续夯实“群英赛马锋领论坛”等干部培养平台,注重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健全激励和容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干部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三是求真务实,履法治建设之责。始终树牢法治观念,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持续完善依法科学决策机制,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高效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深化政务公开,确保行政权力在法治轨道上公开透明运行。四是正风肃纪,守拒腐防变之线。层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亲清引领的政商关系。深化数字赋能,扩面提标建设36条示范村、达标村,探索制定强村公司延伸版的36条,织密基层监督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