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9135091-4/2024-000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4-01-02
发布日期
2024-01-02
发布单位
县国资管理中心
宁海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01-02 09:24:46 信息来源:县国资管理中心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国资管理中心聚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总目标,全面融入县委“五大革新”,按照“找准定位、分清赛道、深耕主业、逐步转型”要求,以“国企集团化、集团赛道化、赛道实体化”为实践路径,稳扎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快转型强主业,国有资本布局持续优化。一是服务战略大局。当好基建投资运营和民生保障主力军,实施宁东工业污水处理厂、十里红妆文旅项目二期、双水未来社区等重点项目,落实年度投资金额同比增长39.7%,其中14个市级重点工程较去年增长244.6%。累计完成社会帮扶消费帮扶600余元,与景宁合作打造“消薄飞地”,带动景宁70个经济薄弱村每村年均收入超5万。二是聚焦主业发展。全面完成7家县直属集团主责主业认定,开展企业界定划分工作,按性质分类,将集团划分竞争类、功能类两大类,按层级分类,全县国企统一形成三级国企标准。三是深化整合重组。开展具旅游开发功能的相关乡镇国企并入文旅集团。探索盘活山林、碳汇、溪流、海涂等资源,注入相关集团,做大资产。推进国企结构性调整工作,完成吸收合并6项,股权调整21项,清理注销3项。按照应纳尽纳与赛道相近原则,把各类国企逐步纳入集团化管理模式。

(二)坚持抓改革增活力,三年改革行动全面启动。一是国资国企体制机制改革启动。出台实施宁海国资国企改革三年方案,搭建“1+4+17”改革框架,全面完成七大集团功能定位、赛道划分,明确直属集团公司职责体系,全覆盖铺开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创新基金投资方式,出台尽职容错办法。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积极稳妥推进4家混改公司规范运营。出台混改公司操作指引文件,增强国有企业控股股东的决策权与监督权,防止“只混不管、失控失管”。三是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健全。完成7家县直属集团公司和3家骨干主赛道工作定岗定员工作,从严从紧核定内设机构数、用工总人数与中层职数。完成7家县直属集团公司中层选聘工作,85后占比26.26%。开展国企公开招聘工作,草拟国企人才政策,出台国企人员流动管理办法,制定县直属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薪酬标准。

(三)坚持管资本防风险,国资监管效能不断增强。一是加快职能转变。立足“抓两头、促中间”,厘清国资主旨定位,精简监管清单7项,出台国企综合考核,放活投融资管理,激发国企动能。二是防范风险隐患。完善国企融资月报制度,提升企业信用评级,推进国企多元化、低成本融资点。三是加强数字监管。实施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3年行动计划,本地化迭代运用市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推进国资出资企业数据服务器统一接入县大数据中心,完成全县国企财务系统统规工作,实现了县内国企财务的数字一本账、一系统。

(四)坚持强党建促融合,国企党建质量切实提升。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实施“联镇街入村社、走企业访群众”活动,组织“八八战略”在身边国资国企微党课,开展国资国企系统青年干部“明德守法、完善自我”专项行动,举办国企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二是强化组织变革。制定《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统一归口管理实施方案》,印发2023年宁海县国有企业党建和人才工作要点,完成交通、科创和南滨党建归口。出台国企党建整体建强工作方案,提升国企党建规范化水平。三是注重清廉建设。深化清廉国企建设,把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文化融入国企改革发展全过程。推进清廉品牌建设,全县2家国企党建项目入选宁波市国资国企系统廉洁文化建设优秀品牌。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全县国资国企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重要论述精神,聚焦县委“五大革新”,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以深化实施改革与“壮大资产、搞活经营、降低成本”为重点,大力实施党建强化、布局优化、改革转型、监管提升四大攻坚,为助推“双优”新宁海建设贡献硬核力量。

(一) 实施国企党建强化,助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结合3年行动方案,分步推进全县所有国企党组织统一纳入国资管理中心党委统一管理。全面推进党建工作要求纳入公司章程内容,坚持生产经营目标与党建工作目标同步制定、同步推进。建立健全国企党建工作指导机制,加强国企党建规范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加快推动国企党建整体建强。实施清廉国企提升工程,推进清廉国企建设“五个一”主体责任落实清单,健全完善“一把手”负总责的廉洁风险排查责任机制,打造一批清廉国企示范品牌,建立一批清廉国企标杆点。

(二) 实施资本布局优化,服务全县战略发展大局。聚焦县里部署,以大项目、大投资助力城市能级提升和民生福祉改善,提升菜市、供水、公交出行质量,通过“关键小事”彰显“国企温度”。积极发挥兴泰合等5支综合性国企基金的作用,谋划布局一批光伏储能、生物医药、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招商示范样板。进一步盘活资产,加强全县水资源资产排摸,全面实施乡镇国企集团化,13个乡镇国企按功能、地域相近原则吸收给科创、南滨与文旅集团;将4个街道的国企承托给国投与城投。加快科创集团创建AA+步伐,增强工业板块与园区开发的融资能力。组建农业发展集团,吸纳全县19家涉农国企后重分赛道,梳理企业架构,实行集团化运作。

(三) 实施国企改革转型,推进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强化国企做优做大的顶层设计,进一步理顺集团管理结构,尽量精简机构、减少层级。扎实推进国企结构性调整,完成股权调整、吸收,注销“空壳”与无效国企。坚持“人才强企”方略,深化国企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合同制用工管理,加强国企职称管理。稳妥推进国企混改,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规范管理、拓宽空间,增加营收。计划将“企服通”公司纳入城投混改计划,探索租赁果蔬市场给城投,以提高营收能力。探索与行政事业单位合作,盘活可利用资产。

(四) 实施监管职能提升,推动国有资本放活管好。立足“抓两头、促中间”,精减监管权责清单事项。围绕进一步抓好服务监管,研究出台一批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成果。推进国资监管平台在监管企业中全面迭代覆盖,实现国企经济等数据一屏可视、遥感监管。开展竞争类与功能类企业差异化薪酬管理。整合规划优质资产,充分利用当前融资的宽松环境,指导关注好各国企的融资情况,降低成本,强力保障政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