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丰代表:
您在县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区小学暑期校内托管服务的建议》(第147号)已收悉,我局已于2023年6月12日进行了办理答复,现就续办情况答复如下:
一、中小学“清凉工程”实施情况。该项目列入2023年县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内容分两部分:一是涉及全县67所中小学校内变压器扩容及用电线路改造,项目实施采用EPC总承包方式,县教育局与国网宁海供电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具体由宁海县教育局装备与信息管理中心委托国网(宁波)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合同总价2871.0247万元。项目于2023年6月底开工,8月底基本完工,目前已完成了初步验收。二是对全县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安装空调,具体由宁海县教育局装备与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实施,涉及全县54所中小学校(其中西店镇8所)1200余个教室,主要包括3匹壁挂式空调2046台,5匹柜式空调223台,总预算价为1303.254万元。该项目采用集中采购方式,分4个标段,已在2023年10月15日完成招标,10月下旬开始供货安装。因考虑尽量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供货商主要利用双休日进行空调的安装,目前涉及学校已完成安装调试。另外,疫情防控点闲置空调338台已全部调拨给学校使用,主要用于小规模学校教室。
中小学清凉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为财政性资金,由教育基础设施设备改善专项经费安排,分2023年、2024年二个年度拨付落实。其中西店镇中小学校清凉工程经费由西店镇自筹解决,所有款项严格按合同约定支付。截至目前,县教育局已拨付资金1783.3110万元,完成投资额约占年度计划的89%。11月22日,县人大组织对民生实事代表票决项目进行视察,一市中学作为项目代表接受了检查。
二、学校暑期托管服务开展情况。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进一步巩固“双减”成效,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今年全县各学校继续开展暑期托管服务。一是开展“亲青课堂”暑托班,缓解留守儿童“看护难”问题。2023年暑假,团县委、县教育局联合组织“亲青课堂”暑托班陆续上线,全县共有36所义务教育学校、2家社团组织参与活动。如胡陈乡永和村丞相故里“亲青课堂”暑托班作为宁海首个农村校外阵地办班点,以整日托管的方式打破了农村留守儿童暑期无人看管、作业无人指导的现状,设计了符合当地孩童身心发展的个性化课表,包括常规教学、特色教学以及素质拓展。托管服务活动将常规的自主阅读、自主作业、体育活动与个性化教学有机融合,不仅教育孩子掌握急救知识、思政教育、历史教育等素质化课程知识,更是将飞行滑翔教学、饮茶文化教学、汉服设计教学等特色课程搬进课堂,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提高其全方位发展进步。二是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课后服务品质。组织县教研室定期赴农村学校开展特色学科专题调研,设立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积极联合省市教研专家指导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开展薄弱学科教师专业培训,指导学校完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推动教研员和学校学科之间的结对帮扶,强化音体美等薄弱学科教学督导检查,规范课程开设,加强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提高学校小学科发展。三是推动多元化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学校根据学生个性与特长,积极探索“兴趣”为载体的多元化拓展课程,采取社团走班的形式,开设篮球、乒乓、足球、合唱、舞蹈、绘画、科技、烘焙、手工等课程。同时借助智慧校园平台公布拓展课程,要求每位学生选择一门体育类课程作为必修课。积极引进公益组织进校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联合县科协、团县委、县总工会、县妇联等单位,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社会资源,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共同参与课后服务,形成课程“菜单”,供学生选择。已遴选25家有资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公益性组织)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白名单”。继续加大创建劳动教育基地,目前已经创建省级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2家,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12家,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5家。继续加强“家校社”联系协作,2023年成功创建宁波数字家长学校25家,实现教育教学优质资源信息共享,极大的方便了家长和学校的联系沟通。
再次感谢您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宁海县教育局
2023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