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交通工作回顾
2023年,县交通局紧紧围绕县委的“五大革新提质年”专项行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埋头苦干、奋力拼搏,高质量完成了县委县政府赋予我们的目标任务,为建设现代化“双优”新宁海贡献了交通力量。主要成效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始终坚持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开展“重大项目”攻坚行动。2023年,我们克难攻坚,破解土地、资金、审批、政策处理等要素制约。一是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全年实现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7.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4.1%。其中,G15沈海高速改扩建先行节点开工;G228西店段政策处理难题全面攻破;G228一市段、S314桃源至力洋段(一期)等超额完成年度计划;S314桃源至力洋段(二期)、象山港滨海公路(一期)等完成施工招标工作;旗滨码头开工建设;省民生实事工程超额提前完成年度计划。二是有效缓解财政压力。紧盯上级政策动向,主动沟通、积极争取,全力抓好上级补助资金争取和到位工作。全年累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6亿元。其中,争取G228西店段等3个重点项目补助资金1.6 亿元。三是全力抓好交通经济四大指标。通过服务规上企业增加业务量,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4.3%;通过淘汰老旧小船舶并引进航运企业,水路运输总周转量逐月转好;通过引进新的快递分支机构入驻宁海,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3%;限上运输相关行业营业收入增幅位列全市第三。
(二)始终坚持超前谋划高效落实,开展“规划先行”战略行动。2023年,我们立足长远,深化储备项目研究,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以高品质规划引领高质量建设。在发改的支持下,大力推进交通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宁波至宁海市域(郊)铁路纳入《宁波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印发《宁海县“西通达”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启动辛岭连接线等相关道路方案研究工作;完成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跟踪做好甬金衢上高速复线的前期工作;跟进宁波-舟山港规划、近岸功能区划调整,强蛟作业区、三门湾作业区等新一轮建设突破了规划限制;对接宁波枢纽溢出效应,积极谋划北向快速通道;城逐线前洋至黄坛段涉铁审批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深化S203越溪二桥、G228宁海下陈至三门界段公路工程(二期)、沿海南线宁海毛屿港至长街下蔡等重大前期工作。
(三)始终坚持优质高效人民满意,开展“行业管理”提质行动。2023年,我们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一是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完成票价调整方案;完成《宁海县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编制,公交一体化率达92%,开展新一轮线网调整,城区线网调整后形成3纵3射干线和2环9支线布局;城乡线网调整后共有城乡干线21条,城乡支线、镇村短线133条,布局更加优化。加强和引导网约车、出租车、共享单车、驾培、汽修等行业良性发展;积极开展800公里以上长途客运车淘汰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宁海至涡阳、宁海至石岛2条班线淘汰工作。二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精细化打造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一窗办、线上办、马上办、就近办、联合办、自助办、帮助办的“七办格局”,从网上、掌上“可办、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公路超限运输”、“普货车辆道路运输证配发”2条高频涉企事创新工单被省交通厅采纳,《道路运输证》等15类电子证照全面推广应用。2023年,共完成各类审批7628余件次,事项按期办结率和服务满意率均为100%。三是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动老旧小船舶淘汰整治工作,累计淘汰老旧小运力7艘、5870载重吨。培育优质航运企业,新引进落户航运企业及船舶管理企业各1家,新增5000吨船舶1艘。开通宁海首条国际航线。
(四)始终坚持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开展“共同富裕”争优行动。一是深化集士驿站富民提升工程。编制完成《关于高水平打造宁海县集士驿站富民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2023-2025)》,全年新建集士驿站60个,集士驿站共富工坊和桑洲甬南桑田、力洋沥阳红共富工坊达成全面合作。由宁海参与制定的全省农村客货邮团体标准发布,宁海在全省客货邮融合发展现场会作典型发言,宁海经验写入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二是推进全省交通强国试点县创建。按照“三年创建,两年完成”的总体思路,编制完成《关于宁海县高水平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浙江省交通强国试点县宁海创建工作方案责任分解表》,已完成25个指标任务,占比68%。三是启动“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编制完成《宁海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施方案》,制定出台《宁海县乡村公路日常养护与保护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建养水平不断提高。建设储家至龙潭和西涨至尖岭头公路获2023年度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路称号。截至目前,共3条农村公路获评该称号,数量居全市首位。
(五)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冲锋在前,开展“安全稳定”保障行动。一是全力以赴抓安全生产。结合“迎亚运、保平安”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和“两手抓、双胜利”工作开展各类专项行动,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攻坚专项行动,紧盯“两客一危”等重点企业,加强公路临水临崖、下穿通道等重点部位排查,发现并整改各类隐患2807个。二是全力以赴保行业稳定。以信访维稳、社会面管控、防台防洪、网络安全、值班值守、应急响应等为重点,全力以赴抓好交通安全稳定工作。三是全力以赴抓交通执法。加大日常执法监管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7次“利剑”行动,累计约谈企业66家次,行政处罚案件2802件,同比增加12.5%,罚没款527.1万元。率先在长街完成全市首个赋权乡镇交通简易案件。
这一年,我们在抓好交通运输工作的同时,科学扎实有序地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贯通起来,以调研成果推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2024年交通工作谋划部署
2024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五大革新攀高年”专项行动,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服务交通强县和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牢牢把握“稳中向好”这一发展目标,努力扩大有效投资。2024年计划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以上。其中,G15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计划投资28亿元,G15指挥部在上半年要实现净地交付和全线开工。续建项目4个,计划投资7.94亿元,重点推进G228西店段、G228一市段建设进度,确保G228公路工程10月份建成并通车,在全市率先实现G228县域内全线贯通,并争创全省“四沿”美丽富裕干线路;确保S314桃源至力洋段(一期)主体完工。新开工项目7个,计划投资4.6亿元,包括S314桃源至力洋段(二期)、象山港滨海公路、城逐线前洋至黄坛段、钓鱼礁码头、S203连接线工程(越溪二桥)、宁海县城乡公交物流一体化项目X408长畈线长洋段改线工程和乡镇客运场站建设二期工程。确保S314桃源至力洋段(二期)、S314岔路至白溪、象山港滨海公路、城逐线前洋至黄坛段全面开工建设。预备类项目3个,总投资约0.9亿元,包括G228下陈至三门段工程(二期)、沿海南线石浦至长街(岳井洋大桥及接线工程)宁海段工程、沿海南线力洋毛屿港大桥至长街下蔡段拓宽工程,做深做细前期研究。面上工程80个,总投资5.36亿元。要加快建设进度,尽早完工。省民生实事工程,计划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2.2公里、养护工程65.9公里,逐步消除次差路、安全隐患路和断头路,提升双车道公路比例。
(二)牢牢把握“一体融合”这一发展规律,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要以推动宁波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南部崛起为契机,将宁海的对外交通有机地融合到国家和省市的大交通发展战略之中,率先建成高水平交通强县。一是加快融入宁波都市圈,实现与宁波枢纽的快速通达。重点研究宁波枢纽溢出效应,主动谋划北向快速通道。铁路方面谋划推进甬台温铁路奉化联络线建设;市域轨道方面,继续深化宁波至宁海市域(郊)铁路前期工作;高速方面,争取在十五五初开工建设朝阳至西坞北高速连接线;国省道及城市快速路方面尽早启动宁波大道、机场高架南延,G228(S204)奉化尚田下王村至下陈段扩容前期工作研究。二是夯实宁海在“沿海大通道”的地位,实现与京津冀、长三角、海西、珠广澳等主要城市群快速通达。全力推进G15沈海高速公路改扩建、G228等国省道的建设,早开工、早建成。密切关注甬广高铁规划建设情况,全力争取宁海最有利方案。三是加快打通向西通道,融入“义甬舟大通道”和“沪昆大通道”,实现向东与宁波舟山港,向西与金义都市圈的快速连接。密切关注象山港北岸疏港高速公路奉化段建设,积极向市里争取在下陈设互通;配合市交通局加快甬金衢上高速宁海段前期工作,积极谋划象山-宁海-天台-仙居高速宁海段,争取纳入下一轮高速公路路网规划。
同时,加快开发港口资源,在新一轮规划获批后,谋划磨盘山码头的扩容工程,增设10000吨级及以上公共通用码头1-2个,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宗货物物流运输的需要。
(三)牢牢把握“降本增效”这一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运输服务业。要紧紧围绕“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完善出行服务体系,推动交通运输与关联产业深度融合。一方面提高人享其行品质。继续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逐步调整城乡和城区公交网络,执行新的城乡公交票价;继续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梅林伍富公交首末站,胡陈客运集散中心、长街客运集散中心和南站客运集散中心早投用,大佳何客运站早建设,城区公交候车亭早更新;继续做好800公里以上道路客运班线淘汰工作;持续开展共享单车整治工作,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和引导网约车、出租车、驾培、汽修、货运等运输行业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提高物畅其流质效。抓好四个核心经济指标,实现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0%,推进货运物流设施建设,新增货运停车场1个以上,加强货运主体培育,新增交通部规上企业1家;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0%,充分利用市县两级航运业发展政策的红利期,引进优质船舶运力,招商1-2家航运企业,服务企业做好国际航线开通;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0%以上,推进物流配载中心提升改造,盘活国有仓储设施,吸引电商企业入驻,推进电商业与快递业融合发展;限上运输相关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0%,重点助力宁海港口开发有限公司上规。
(四)牢牢把握“可持续性”这一发展趋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深入贯彻“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7方面价值导向。一是推进绿色交通建设。倡导“公交+慢行”模式,推进公共交通领域的新能源化,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的投用比例;按需开通工业园区通勤班车、校园班车等;倡导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二是推进数字交通建设。以智慧交通项目为抓手,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服务各类交通运输场景,同时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建设安全监测预警平台。三是推进法治交通建设。强化重点领域执法监管,重点打击“百吨王”及75吨以上等严重超限违法行为;积极推进数智远程执法模式,打造“枫桥式”基层执法站所,探索建立运行执法办案中心。四是推进共富交通建设。不断加强区域间、城乡间的协同发展,抓好“跨县通村路”改造提升;抓好农村公路管养,提高乡镇(街道)路产路权保护意识,提升农村公路建养护水平,持续加大农村公路安全隐患路段整治工作,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建设2.0版四好农村路,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五是推进韧性交通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的保障能力、抗压能力、恢复能力和耐久能力,持续加强“两客一危”、维修驾培、航运等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注重应急能力提升,细化应对极端天气灾害停工、停运、封道等工作指引,加强应急运力储备和调度;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维护交通行业的安全平稳有序。
(五)牢牢把握“保障有力”这一发展根基,加快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要围绕“三支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强化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严格政治自律。一是抓好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落实重大决策调研前置机制,增强重大决策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二是抓好队伍建设。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严厉整治工作中“推、拖、滑、绕、躲”问题,提高交通项目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行政执法公正规范,杜绝吃拿卡要行为的发生。以锻造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优化干部结构,突出年轻干部发展导向,为长远发展储备人才。三是抓好廉政建设。扎实履行“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健全完善交通特色惩防体系;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教育和约束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