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6060/2024-5329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4-03-14
发布日期
2024-03-14
发布单位
县自然资源规划局
宁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03-14 14:04:58 信息来源:县自然资源规划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23年,宁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密围绕全国、省市自然资源工作要点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改革破题,全力推进自然资源和规划各项工作。2023年,宁海局获评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绩突出集体,五山林场获评全国十佳林场,系全省唯一,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获评市级服务能效提升成绩突出集体。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3年重点工作及主要任务开展情况

(一)重点推进部省市重大改革试点任务。一是开展越溪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部级试点。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理念,对田水路林村进行全域全要素综合整治,实现农田优质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和空间形态集约高效。目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已获省厅批复,永农调整方案通过县市评审,项目区内梅枝田村、大陈村等7个村村庄规划成果编制完成,35个子项目完工率达85.7%。二是积极创建省林业碳汇先行基地。探索“经营主体增汇+企业固碳”的创新模式,合作开发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目前,已完成茶山林场基地样地调查,实施竹林经营抚育2187亩;完成3种产品碳足迹评估和碳标签开发;建成林业碳汇科普教育展示室100平方米,创新模式被写入《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发展蓝皮书,全省复制推广。三是深入实施林权确权登记改革。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结合各村特色和历史情况,明晰林地分配规则,制定调查工作方案,依次确定村、林、山、户界,由大及小地化解林权权属纠纷,稳慎推进林权确权登记集中办理模式。目前,牛台村、梅山村、里天河村三个试点村已发证1703宗,五山林场、茶山林场有5个林区发证工作已全面,2023年3月宁海在浙江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二)重点推进空间布局优化谋全域发展。一是高质量推进规划编制。围绕“甬南大门户、活力创新湾、山海和美城、共富标杆县”蓝图,立足宁海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科学编制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目前已完成市人民政府审查,待省级审批。二是高效率推进空间治理。县级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成果已通过市规委会审议,报部示范片区南部滨海新区策划方案预备提交市整治领导小组审议,2023年计划实施的31个整治项目,完工13个,剩余18个均取得阶段性成果;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低效建设用地整治盘活等核心指标均已超额完成任务。三是高标准推进城市革新。助力中心城区“东美丽”“北时尚”提档升级,稳步推进《大茶山中央公园规划》《天明湖北片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84个控规成果批复、25个控规评审。全面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开展27个村庄规划编制。

(三)重点推进资源要素保障助项目落地。一是加快农转用征收报批。全面摸底调查项目建设用地需求,针对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等用地缺口,积极向上沟通对接,在原有计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381亩基础上,额外争取指标1775亩,2023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报批量共计4156亩,同比增加89%,有力保障了东方日升二期、捷造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用地需求。二是加快土地供应。合理配置土地资源,2023年全年供应国有土地143宗5940亩,其中国有土地出让47宗1363亩,出让金35.1亿元,包括经营性用地24宗858亩,工业用地19宗485亩,其他用地4宗20亩,一批重点项目用地加速实现保障。三是加快土地盘活。深化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针对存量土地不同成因精准施策,2023年全年完成2009-2022年批而未供土地消化2988亩,完成率101%;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523亩,完成率126%;低效用地再开发1335亩,完成率103%。

(四)重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促绿色发展。一是加强耕地资源保护。深入实施三级田长保护责任体系,依托“耕地智保”场景应用,年度开展田长巡查6.6万余次,117个“两非”问题全部纳入田长制闭环管理。提前完成上级下发“十四五”期间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任务4.5万亩,其中下洋涂片万亩方项目形成连片耕地2.2万亩,系市内规模最大,长街、力洋等地3个项目分别获省级优秀项目、市级示范工程,西店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获评省级精品工程。持续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全市率先出台《以“零容忍”态度处置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十条硬措施》,围绕处置、发现、考核等多环节,严厉打击乱占耕地行为。二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施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创建完成3个“一村万树”示范村、2个省级森林城镇。开展互花米草防治三年行动,对全县6.13万亩互花米草,制定专业防治方案,分类、系统实施治理。坚决打好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攻坚战,全年共除治发病面积1.81万亩,病死株树8409株。三是强化海洋资源保护。全力做好海洋灾害防范,加强汛期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巡查。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2023年通过申请审批确权3宗海,挂牌出让确权1宗海,用海面积40.06公顷。加快国家海洋督察及涉嫌违法用海问题整改销号,其中2021年国家海洋督察新发现问题8个,已全部依法处置、整改到位;2017年国家海洋督察问题4个,按计划推进。

(五)重点推进惠企便民服务优营商环境。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探索“多项抵押联办”,缩短办理时限从10余个工作日到1个工作日。推行“带押过户”,实现“抵押注销、不动产转移登记、抵押登记”一次申请、合并办理、1小时出证,全县累计办理“带押过户”业务167件,帮助服务对象减少“过桥资金”支出约6.5亿元。创新推出司法拍卖“双预告”模式,提高司法拍卖成功率,目前已累计办理司法拍卖不动产业务307件,拍卖成交额约8.7亿元。探索“交房即办证”“竣工即发证”“交地即发证”新模式,作为宁波市首批“交房即发证”试点,已完成2个楼盘的“交房即办证”、4个项目“竣工即发证”、3个项目“交地即发证”。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宁海县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发挥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改革优势,走好规划统筹、节约集约、精细治理、服务提效的新路子,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以规划统筹为总牵引,推动城市发展空间持续拓展。围绕“一核引领、两湾支撑、全域美丽”的县域空间新格局,继续推进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和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结合2024年重点工程和土地出让计划,推进小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调整,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根据年度整治计划,集中力量做好项目审批、要素保障与技术指导,推进力洋镇海楼渔小微企业园改造提升、宁东新城工业园区景观提升等20余项整治项目。对标宁波打造翠屏山中央公园,系统谋划大茶山中央公园,深化天明湖北片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力提升区域价值。

(二)以节约集约为总目标,推动县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按照“大片区”整体开发理念,科学编制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2024-2026年),围绕重点项目建设需求,做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和土地储备计划。积极向上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对全县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重点民生、乡村振兴等项目精准配置用地,争取吉德冰箱项目、建新汽车部件项目等列入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探索推进混合产业用地、“工业上楼”等空间用地供给,灵活工业用地多元化供应。全面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通过延建、二级市场转让等方式,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完善保护和发展、增量和存量相挂钩的要素保障机制。

(三)以精细治理为总抓手,推动生态宜居环境持续改善。开展越溪乡南庄村、力洋镇文正村等垦造耕地项目工程质量监管,对2018年“万亩造地”工程中县级未验收的12个垦造耕地项目,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要求,分类纳入“林地”“耕地”占补平衡储备库。大力推进越溪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部级试点工程,督促35个子项目按期完工验收。按照“十条硬措施”,持续做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推深做实三级林长制,探索设立“民间林长”“科技林长”等监督举措,谋划森林保护特色路径。持续推进国土绿化造林和省千万亩森林质量提升,全力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实现省级森林城镇建设全覆盖。继续做好6.13万亩互花米草除治,争取2024年全面完成除治任务。深入实施矿地综合开发利用矿山建设,落实绿色矿山和数字化建设。继续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对2025年前拟完成治理修复的60个图斑,分类实施自然修复、简易工程、工程治理修复。

(四)以服务提效为总支撑,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迭代升级不动产交易、税务、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将网签备案纳入一窗平台,形成网签、缴税、登记一体化服务模式。深入实施不动产登记高频事项智能审核,将数字化改革和不动产登记融合应用,实现智能审核、登簿、归档,力争2024年先行上线抵押权注销事项。全面推行“交房即交证”“交地即发证”“竣工即发证”,缩短企业等地、拿地以及开工建设时间。全面优化审批办事流程,对县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全程帮办、代办服务,落实提前介入、并联审批、限期办结、业主承诺等改革举措,压缩投资项目开工审批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