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编号:
宁海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代表建议
标 题:关于打造智慧宁海智能交通的建议
代表姓名:戴光烨 通讯处:宁海县西店镇尤家村326号
联系电话:13506881688 所在乡镇、街道:西店镇
建议内容:
一、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升,人口聚居数量的增多,交通出行车辆的拥有量和保有量也在快速的增长,同时包括外来车辆和过境车辆。随之而来的城市、城镇、乡村道路拥堵等问题日渐突显,现有的道路精细化、智能化、智慧化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
二、存在问题
一是早期城市基础建设和交通规划上没有为大流车辆预留足够空间,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车流量,导致行车拥堵。二是道路交叉口交通指示灯不合理。道路口交通引流智能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欠佳,是造成道路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部分机动车、非机动车驾驶人文明意识不强,停放车辆不规范,行车线路不合理造成道路拥堵。
三、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助力宁海城市形象,提升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规范化,提升城区道路交通精细化、智能化、智慧化管理水平,优化城市交通组织,防范与化解道路潜在风险,切实推进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做好交通基础设施保障工作,着力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水平,有效提高车辆、行人通行的安全系数和通行效率,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打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出行环境。
本次建议主要以信号灯管理使用,设施精细化设置、应用新型科技设施等手段,对城区交通治理水平进行全面提升。
1、建议信号灯设置标准统一化改造:由于不同道路建设时序不一,导致信号灯的样式、型号、设置要求等均存在差异。灯组设置不规范,容易对车辆行驶造成干扰。目前信号灯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灯组设置不符合规范:
(2)灯组重复设置:
(3)主灯与辅灯不配套:
(4)灯组与放行规则不匹配:
以上问题建议根据《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标准对现有信号控制灯组进行国标化改造,从灯组型号、倒计时器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对不符合规范的灯组、设置不合理的灯组等进行统一更换,对有特殊管控需求的路口增加相应的灯组。根据现场排摸情况,约180个交叉口存在信号灯设置问题。
2、建议新增非机动车信号灯:目前,非机动车在交叉口的通行都是跟随机动车信号灯的。当左转信号灯亮起时,左转非机动车跟随机动车同步通行,由于非机动车轨迹与机动车轨迹相近,且在两股机动车流之间,容易造成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冲突,发生刮擦、碰撞等交通事故。为了减少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冲突,保障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根据交叉口实际情况新增非机动车信号灯,引导非机动车按照非机动车信号灯通行。
目前,宁海仅少数路口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其余路口均未设置建议根据《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标准对路口的非机动车信号灯进行增设。
根据现场排摸情况,宁海约290个信号灯交叉口未安装非机动车信号灯。
3、建议增补人行横道信号灯:目前,人行横道灯通常设置在交叉口的四周,对于中间设置绿化带的交叉口,较少考虑设置人行横道灯。在部分大型交叉口,为了保证行人能够完成一次过街,需要增加行人过街的绿灯时间,导致部分路口信号配时周期时间过长;同时,由于行人过街距离较长,行人较难观察到人行横道灯的位置,容易对行人通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有中央分隔带的交叉口,建议根据《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标准的要求,需要在道路中央新增2套人行横道信号灯,保证行人能够及时观察到人行横道灯。
根据现场排摸情况,约100个交叉口存在信号灯问题。
4、建议交叉口设施精细化:针对信号控制交叉口、非信号控制交叉口、路侧开口三大类型,整理交通安全设施的配置清单,包括标志标线、隔离设施、反光道钉、警示桩等。做到应配尽配,做实路口安全保障。
5、建议深化智能管理科技技术应用,提升交通科技管控水平:
(1)信号配时自适应控制
为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智慧化水平,建议通过建设雷达视频一体化流量采集设备,实时采集交叉口交通数据,精准调整路口信号配时,实施交通信号配时自适应控制,大幅提高辖区通勤效率。建议试点路口20个,须增设雷达设备80套。
(2)交通路网全息感知
全息交通路网通过利用边缘计算、高精定位、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每一条车道、每一个路口、每一条路的交通状况以及周边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精准定位感知,从点、线到面,构建一个全域感知系统。通过实时掌握全路网交通流运行态势及个体车辆行驶特征,对交通安全及拥堵态势进行监测分析,真正实现全时全域精细化管理。根据现场排摸,建议对20个交叉口进行全息路口设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