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宁海县总支部:
贵党派在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强“水产芯” 引领共富潮的提案》(第116号)已收悉,县政府领办领导杨周宏副县长高度重视该重点提案的办理工作,专题研究办理工作方案、主持召开办理工作会议并审定了答复意见。经与县三门湾现代农业开发区建设指挥部、长街镇、一市镇、越溪乡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贵党派对我县水产种业的关心。水产种业是我县渔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县水产种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诸如水产种业企业中坚作用有待加强、研发成果应用推广不足、养殖业及种业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值得县镇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贵党派所提出的加强政策扶持、加快成果转化、拓宽养殖空间等建议都很好,值得采纳和探索。现将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增强政策扶持,推动种业企业发展壮大
(一)强化种业企业层级发展。一是制定出台《宁海县现代种业强县建设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以建设现代化种业基地和水产种业硅谷为载体,以实施“125N”现代种业工程(一个种业数字化创新综合服务平台、水产现代种业和农作物现代种业二个片区、五类种质资源库、N个种子种苗生产基地)为重点,强化“育、繁、推、管”内在衔接,打造现代种业强县。二是支持种业企业梯度建设。按照“建大扶强”原则,积极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将今年申报在建4家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家以上种业新生企业纳入2024年种业评审项目。积极争取市级资金,帮助宁波华大海昌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华大海昌拟穴青蟹国家种业阵型场育繁设施改扩建项目》和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缢蛏市级种质资源场完善建设项目》等市级龙头企业、高校分别争取专项资金256万元和427万元。对于实力企业和一般企业,县里正在谋划出台现代种业资金管理办法,分别给予最高80万元和50万元的补助。通过政策扶持,逐步建立一个由领军企业带头、实力企业跟进、众多企业共同提升的有序发展体系。我局重点支持青蟹和缢蛏种业发展,三是鼓励企业加快省市资源库、省市原良种场项目申报。2024年我县新增青蟹和缢蛏2个市级种质资源库,同时我县积极推动宁海渔业创新研究中心申报浙江省拟穴青蟹原种场,并计划申报成功后冲击国家级拟穴青蟹原种场。
(二)多措并举降低企业风险。一是积极探索水产种业保险。邀请太平洋保险公司到我局开展面商交流,探讨针对我县水产品特色保险险种,该保险公司后续将根据宁海实际,出台针对青蟹的几种险种供养殖主体选择,在本地特色种苗受到疫情、自然环境、野生种苗等因素冲击时,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兜底作用,降低企业生存风险。二是强化政府资金保障。2024年将我县增殖放流金额从往年的6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将青蟹等地方亮点水产品种列入增殖放流项目,为企业分忧解难。三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根据《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优惠政策管理办法》规定,采用“自行研判、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办理方式,取消了所有税收优惠事项的审批,实行事后备案管理。
二、畅通转化渠道,加速种业优秀成果变现
(一)加强品种创新研究。依托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和东海所宁海基地的科研优势,大力支持优秀的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组建育种团队,使其逐步成为种质创新利用的核心力量。遵循市场化、产业化的育种模式,持续开发适应绿色养殖方式的水产新品种,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目前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东海所宁海基地正基于宁海特有资源优势和本地企业养殖需求,积极研发“甬乐2号”耐氨氮、“甬乐3号”耐高温、“长街1号”硬壳等多个高产、抗逆/抗病、优质的品种以及花蛤、牡蛎高质高产品种,为浙江省乃至周边地区提供优良性状的亲体与苗种,满足育苗场和养殖户需求。
(二)提升水产技术水平。一是着力提升农技人员水平。举办本土水产技术人员专业素养提升班,每年组织重点乡镇渔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班,采取专家集中授课的方式推进我县渔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提升渔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2024年5月28日,我县力洋镇古渡村千亩方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举办宁波市稻渔综合种养现场技术交流培训会,邀请省淡水所迟博士讲解稻渔综合种养国家标准、市农业农村局专家讲解宁波市稻渔综合种养相关政策、余姚恒青农场、海曙横涨合作社、鄞州普罗农场分别介绍成功经验。二是着力增强养殖人员能力。我县聚焦缢蛏、青蟹养殖新模式的推广示范、设施化蛏苗中间培育技术推广、养殖技术培训等方面,依托县镇党校、成人学校,举办各类高素质农民和水产养殖培训班,2023年累计培训农民1.8万人次,2024年相关培训正在持续推进中。三是着力提高特色品种产量。在长街镇试点推广缢蛏精养模式24亩、青蟹精养模式100亩等,进一步提高缢蛏、青蟹等本地特色品种的单产,精养模式下,缢蛏亩产可达10000斤、青蟹亩产可达150斤以上。
(三)强化种业品牌意识。鼓励拥有水产新品种专利的单位授权种业企业,以水产种苗品牌的形式进行销售,突出优质水产品种的质量优势,用卓越的品质擦亮品牌的“金名片”。目前浙江万里学院、东海所已与多家种业企业合作,今年累计已推广“甬乐1号”超5万亩,销售拟穴青蟹“东方1号”超2500万只。此外,2023年我县引进南美白对虾苗种主要品牌6个,涉及“新荣腾”“普利茂”“海壹5A”“正联”“墨西哥”“蓝色基因”等,累计销售虾苗33.1亿尾。
三、拓展养殖空间,保障水产种业发展潜力
(一)创新养殖模式。一是继续发展贝类平面流。在养殖塘岸边、堤坝等地发展“贝类平面流”,延长产业链条,目前全县共推广贝类平面流近6万平米,通过贝类中间苗培育,三年来新增产值0.96亿元,推动我县贝类养殖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大提升利用了养殖空间。二是继续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选择适宜地区开展稻鱼、稻虾、稻蟹等模式。2023年我县力洋镇新增2000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养殖空间进一步被拓展。今年我县将继续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已在长街、茶院、力洋等地落实1100余亩,试点推广小龙虾、罗氏沼虾、鲫鱼、马口鱼的稻渔综合种养。下洋涂近2万亩的海水养殖退养还耕区,也有意向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我局也邀请下洋涂中标企业参加宁波市稻渔综合种养现场技术交流培训会,坚定其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决心和信心。
(二)鼓励集约化养殖。加快推动我县全国最大单体工厂化对虾养殖基地项目建设,提高亩均产量。宁海县工厂化海水养殖项目是宁波市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与宁海县三门湾现代农业开发区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8.7亿元,项目选址位于县三门湾现代农业开发区蛇蟠涂北区,该区域拟建设集现代水产种业、水产养殖、加工与流通、休闲渔业等多种产业融为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示范园区。项目占地面积1832亩,计划建设工厂化标准养殖水体超45万立方米,项目分三期建设开发:一期占地约253亩,总投资约1.7亿元,预计2024年6月底完工。共设置18个对虾养殖车间,以及2个标苗车间,总建筑面积72882平方米,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对虾1300吨。
(三)拓展海上养殖空间。一是积极推动浅海滩涂养殖确权工作。主动对接西店镇人民政府,联系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谋划出台西店镇浅海滩涂牡蛎养殖发展规划,为开展西店镇海域使用论证打好基础。二是试点发展三倍体牡蛎。在越溪乡海域试点发展三倍体牡蛎养殖20亩,打破了牡蛎养殖受季节影响的限制,同时采用环保材料替代原有的废旧轮胎和泡沫浮子,助推全县浅海养殖规范化发展。
(四)保障配套用地供给。优先保障种业企业建设研发设施的用地需求,通过设施农用地、建设用地等形式进行解决,目前已落实东海所宁海基地和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的建设用地需求。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定期牵头汇总种业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协同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做好要素保障。
下步,我县将围绕水产种业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继续调整和优化渔业项目专项资金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水产种业提升改造、水产养殖创新发展、良种良法推广、品牌建设等领域的扶持力度。抓好工厂化对虾养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进度,建立水产原良种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引导和规范水产种业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建立水产种业企业产业联盟,形成信息共享、产品共销共赢的现代渔业发展体系,增强我县水产种业的综合竞争力。
感谢贵党派对宁海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
宁海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