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恒超、杨振校委员:
你们在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启动大茶山中央公园部分基础建设的提案》(第33号)已交由我单位主办,副局长周宗云领办,经与县交通局、县文广旅游局、大佳何镇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落实“五大革新”战略部署,推进城市革新“东美丽”升级版建设,整体谋划大茶山发展,我县启动了大茶山中央公园规划研究。大茶山区域位于宁波南翼宁海县东部,包含宁海东部山体及宁海湾和三门湾部分区域,承载“一山挑两湾”的空间格局,总用地面积约320平方公里。规划将大茶山区域从“生态屏障”转换为“战略支点”,打造成为宁海“山海城产人”和谐共生的造园典范。规划从大空间、大生境、大交通、大产业、大振兴五大维度对大茶山片区进行顶层设计引导,强调公园与城市、自然、人文、区域、经济、村镇的融合。规划于去年4月启动编制,先后完成了现状调研、规划方案编制,经过多轮修改完善,并向县主要领导汇报,得到一致好评,目前已完成专家评审。
一、深化“东海云顶”核心区块规划建设保护方案研究
大茶山中央公园规划提出“一池、二园、一镇、三营地”为核心特色,以上下水库、桃花溪森林公园等良好自然资源为依托,以“云海天池、森林秘境”为主题,打造集山海观光、森林探秘、自然研学、文化体验、户外露营于一体的山水型高等级旅游景区。同时,在大茶山中央公园规划基础上,县文广旅游局牵头深化大茶山中央公园旅游专项规划研究,重点梳理资源整合、产品打造、旅游串线、设施优化等,把“东海云顶”作为核心景区进行深化研究。
“东海云顶”作为整个大茶山中央公园的中心区,虽未正式开发,但却是户外爱好者热衷的网红打卡地。为加强东海云顶(茶山)区域旅游安全监管,县文广旅游局会同属地乡镇投入100万元实施东海云顶安全防护工程,对危险区域和必要路段增设护栏、安全监控、太阳灯、喇叭等设施,目前项目已于今年初完成。
二、完善大茶山区域交通路网规划研究和主干道路建设
大茶山中央公园规划提出构建“一环多射”的区域交通格局。在现有交通干网基础上重点考虑大佳何与胡陈的连接道路,从而形成内部环路,并依托G228、S314、X423、G527、X416等道路,链接宁波市区、象山、三门、新昌、天台,形成支撑东西同城、全域紧密联动、城镇中心高质量发展的一体化路网。
内部交通方便,提出构建“入”字主线、多环支线的交通路网。抽蓄电站上山道路建成后将纳入县道开放式管理,并连接现有的茶山上水库至力洋公路,形成南北贯通的内部主通道;打通桃花溪公园向西通道,依次串联西林水库、许家山石头村、瓦窑头村、青洋山、杜鹃山等地,作为内部东西向主通道。并通过风车公路等现有老路的提升改造及再建部分新路,形成以上水库为核心,各乡镇互联互通的内部路网。
三、深化“近郊休闲片”道路前期谋划
大茶山中央公园规划提出以杜鹃山为核心打造近郊休闲片。规划构建立体特色交通体系,包括车行道、登山步道、绿道、索道和空道。近年来,随着城市革新“东美丽”有序推进,沿山“东美丽”绿道已启动建设。规划在此基础上,结合原有国家登山步道,增加部分路段绿道和登山步道,同时规划布局杜鹃山至青洋山索道,青洋山停机坪等作为补充。车行交通方面,规划考虑将近郊片核心与远郊片核心上水库连接,重点谋划青洋山至瓦窑头、帽峰山至瓦窑头道路建设,其中帽峰山至瓦窑头现已有车行土路,青洋山至瓦窑头目前暂未车行道路,需进行深化研究。目前,县交通运输局已启动大茶山中央公园内部交通规划研究工作。
四、推进大佳何镇北门户的规划建设
一是突出大佳何镇作为大茶山中央公园北门户的地位。大佳何镇位于大茶山中央公园核心范围,北邻象山港,南接东海云顶,是方孝孺故里,也是艺术振兴乡村起源地。规划围绕方孝孺文化、正学艺术谷、东海云顶等,打造大茶山中央公园北门户,并在大佳何镇设置北部一级旅游集散中心,通过甬金衢上高速等区域高等级公路进行区域快速联系,依托大佳何至力洋县道、规划新建的大佳何至胡陈县道等与周边进行高效联通。
二是进一步强化方孝孺文化标识。开发建设方孝孺故里对展现“天下读书种子”的精神高地和人文标志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方孝孺主题结合,建设具有标识性的景观,作为大茶山中央公园的核心入口之一。结合周边景点,打造研学、科普教育主题,包括方孝孺文化体验、马家院士村、抽水蓄能电站水电科普等。
三是“旅游+体育”的融合发展,登山步道精品线路串联大茶山中央公园东海云顶景区,打造宁海最具影响力的精品线路;持续举办各类户外运动赛事,把东海云顶景区和大佳何镇、强蛟镇作为全民健身运动场,户外赛事举办地,创建省级运动休闲乡镇,把山水自然之美与健康运动之美有机地融汇起来。
感谢您对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
宁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年7月1日
(联系人:徐林青,联系电话:0574-59976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