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9135091-4/2025-4156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5-01-10
发布日期
2025-01-10
发布单位
县国资管理中心
宁海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5-01-10 09:56:56 信息来源:县国资管理中心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24年,我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县国资国企发展大局,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为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全县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企业和谐稳定提供法治保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总体情况及成效

(一)严格落实理论学习,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铸魂定向的根本原则,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组织专题学习研讨、“第一议题”等多种形式,全面推动国资国企干部职工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服务大局的能力。单位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将国资国企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健全法治监管机制,提升依法治企能力。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在做好制约监督的同时以“找准定位、分清赛道、深耕主业、逐步转型”为改革目标,以“国企集团化、集团赛道化、赛道实体化、党建系统化”为实践路径,不断推动宁海县国资国企体制机制改革三年实施方案的具体落实,明确八大集团功能定位、赛道划分和直属集团公司职责体系。探索国有企业经营投资合规尽职容错机制,为企业大胆创新、探索改革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打消企业后顾之忧。

(三)细化人事管理流程,打造国资国企人才铁军。严格依照宁海县国有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办法和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开展国企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和定岗定员工作,精准核定各单位内设机构数、用工总人数与中层职数,精简各级企业管理岗位。同时严格执行国企人员流动管理办法,提升县域内国有企业人才流动性,将选拔人才、任用人才、培育人才的各项流程与个人工作实绩、考核评价深度挂钩,全面优化人员队伍结构,深入构建“筑良巢,引金凤”的理想用人格局。

(四)明确监管事项清单,规范各项办事流程。继续推动中心从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严格比照《宁海县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和《宁海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监管事项清单》,以国企“应定必定”和“应监全监”为基础,以放权放活、管精管好为目标,强化规范董事会建设和授权管理,强化管资本职能,强化考核激励约束,调整优化监管事项,完善监管行权方式,规范资产交易和物资采购,为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奠定总体基调。

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法治思维和能力意识有待提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还不够深入,国资国企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国资监管、国企发展等方面意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及工作人员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不够强,学习、运用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法治宣传力度有待加强。法治宣传和普法影响力上存在明显不足,法治宣传进集团、进公司、进一线次数不够,法治宣传面比较窄,法治宣传载体不够鲜活,法治建设与国资国企改革融合尚且不够,法治化亮点工作不多,尤其是在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职工参与率、实现形式多元化等方面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履职情况

一年来,单位主要负责人带头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法治政府目标,扎实推进国企领域法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强化政治担当,压实主体责任、激发工作动力、取得工作实效。

一是在学上下功夫,认真学法。带头坚持会前学法、党委中心组学法和党支部学法制度,采取集中学习,听取辅导报告、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资国企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使法律知识、法律意识融入身心,内化为个人自觉意识,外化为依法办事能力。

二是在守上做文章,严格守法。坚持遵纪守法,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自觉养成遇事思法、办事依法、言必合法、行必守法的良好习惯,切实把法纪标准变为自觉行动。

三是在用上抓落实,正确用法。利用宪法日、安全生产日、各类重要时间节点,并结合普法宣传活动,丰富宣传形式,通过进村入企、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各类法律法规宣传学习。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及措施

一是进一步统筹深化学习培训。加强法治国企工作的统筹规划和部署安排,以逐步提高国资国企系统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导向,不断强化广大干部职工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升法治能力,提高法治意识。

二是进一步筑牢强化宣传阵地。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将普法活动深入集团企业等一线阵地,让普法更加深入人心。同时积极尝试探索“互联网+普法”模式,加强新媒体在普法宣传中的运用,增强普法工作的精细化、深入化和多样化。

三是进一步加力束紧法治监管。坚持权责法定,落实企业国有资产法、公司法和党内法规有关要求;依法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工作机制;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强化对重要制度文件、企业合并重组方案、公司章程、监督追责、授权委托、信息公开等的法律审核把关,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确保重大决策依法合规。

四是构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听取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有关工作汇报,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传导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压力。同时聚焦各企业重点工作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促进依法全面高效履行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