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震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宽敞明亮,科技感十足。一条条新能源电池盖板安全结构件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作,产品源源不断走下流水线。这条智能化产线,倾注了“震裕科技”追赶风口、打造“第二主业”最深的期待。“震裕科技”是宁海土生土长的一家模具企业。随着汽车行业对模具、铸件的旺盛需求,这家企业也加快朝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光伏储能等领域拓展,很快,“震裕科技”感受到强劲的推背力。“这条新能源电池盖板安全结构件生产线两年前投产,历经多次优化。今年,生产线引入带有AI深度学习功能的六面外观检测机,生产效率比过去提升60%,日产量达到130万件,而人工成本则大幅下降。”公司生产运营总监曹军说。“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化学效应,远不止于此。与新能源“无缝接轨”后,“震裕科技”在传统模具领域积累的经验,有了新的舞台。依托精密级进冲压模具形成的优势,“震裕科技”在国内首创模内点胶工艺、开发出胶粘电机铁芯产品,成功降低了电机运转过程中的热损耗。凭借这些技术,一辆新能源汽车能多开7%的里程数。
和“震裕科技”相似,在宁海,模具行业的一些规上企业,大多有着相同的“生长故事”:从模具起家,走向与汽车零部件产业融合,进而在新能源汽车的“风口”,焕发“第二春”。在位于宁波宁海天明西路和西环路交叉口的蔚来换电站,一辆蔚来汽车正在换电。换电台轻轻升起,紧贴车辆底盘,接着传来拆卸与重新安装电池的声音,安装完毕后,换电台缓缓落下,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人工操作,而换电的时间也短得让人吃惊。看似方便的汽车换装电池,其实里头却大有学问。一个小小的连接头,就可以实现让新能源汽车“即充即走”。这一产品是宁波大雅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杰作”。大雅从生产汽车模具起家,站在新能源的“风口”,着手生产换电型新能源汽车液冷快换接头组件。“该产品属于国内首创首产,目前在液冷换电车型市场占有率达到90%。”大雅公司总经理潘海峰说,公司每年保持着30%以上的增幅,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1.4亿元。“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融合催生新动力。汽车行业是目前使用模具类型最多、模具用量最大的行业。在宁海,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特别是汽车轻量化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的迭代更新,带动着模具行业向高端化发展,模具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实现了“深度融合”。
目前,宁海“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从业人员逾5万人,专业制造厂家500余家,加工企业和车间15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