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度工作总结
(一)产业基础更加稳固。工业经济稳量提质。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7.3亿元,增长7.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增长35.7%,培育6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全域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实现前溪搬迁企业新型工业园区安置落地,其中5家企业主体结顶,3家工程进度50%以上,8家招商企业150亩土地顺利动工,黄洋市集聚区10家施工企业进场,改造完成4家,甬临复线以北工业集聚规模初现。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宁西环保所入驻前童,深化企业“每周一问”,做好企业跟踪服务管理,帮助解决用工难、厂房出租等问题28个,5家企业实施零地技改,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深入实施“两非”整治,整改省市下发图斑49个,整治抛荒地420余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830亩,全年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5746亩。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梁皇溪(梁皇山景区至黄洋市桥段)生态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初步设计,后门溪(岭根内河-水口庵)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土地报批,总投入1000万元的幸福水利示范区9个项目有序实施,梁皇溪横港桥段堤防改造、柘湖杨饮水渠工程等4个已完工。现代服务业稳中有进。全年限上商品销售额达2.1亿元,民宿年经营收入约1500万元,“年糕大王”年产值达7000余万元。服务体量不断扩充,静宸湾度假酒店完成全面验收,隐沫度假酒店即将对外运营,共可新增床位200余个。霞客苑户外营地对外运营,紫竹园农庄改造提升,玉泉园农庄进入装修,餐饮、住宿、商铺等商贸服务经济作用日益凸显。
(二)全域旅游更有成色。延展框架拓空间。收储工作有序开展,古镇东拓收储宅院29户约2300平方米,游客集散中心入口项目完成全部15户房屋拆迁签约,鹿山安置小区二期完成土地指标报批,景区产权国有化有序推进,注销老宅产权证77户,修复宅院4个。前溪区块企业完成征收,年内拆除一部分,至此,石镜精舍至古镇发展空间形成闭环。引育业态强配套。加大业态培育扶持力度,出台《关于支持前童古镇核心区业态发展办法》,引入葫芦非遗工作室,新增市级消费基地1个,古茗、蜜雪冰城、赣川香等品牌连锁店落户前童。植物扎染作品获浙派好礼铜奖,木根雕作品获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创新设计大赛金奖,获评浙江工匠、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各1人。集聚流量活经济。持续开展“一月一节庆”,举办元宵行会、豆腐文化节、长三角龙狮争霸赛、硕寿无疆书画展等活动,影视剧《小巷人家》在古镇取景,官地严家村“晚星漫咖”成网红打卡点,前童古镇获评首批省级非遗主题街区及第一批非遗主题旅游景区,全域旅游人气更加集聚,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115万人次。
(三)城乡面貌更有品质。项目建设更显力度。G15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全线贯通施工,全面拆除已征收的68户农房、4处集体房屋、2处企业厂房,6处三线管道下地完成政策处理,桥面、路基、服务区建设等总进度达12%。有序实施超千万元级重点项目,协助做好里辽至山洋道路改造现场踏勘、完成设计方案初稿,梁皇山上山公路(景区至里辽段)完成预算审核,南岙至罗家岙道路改造顺利推进,濠公桥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双桥农房两改三期文馨雅苑小区建成并完成摇号分房。乡村振兴更富成效。投入3500万元,新建村级活动中心3个,修建道路管网1.8万平方米,镇南路、前溪大桥、横港桥等桥梁路网全线亮化。统筹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打造“海韵渔歌”一环十线美丽乡村风景线,创成省和美乡村特色精品村、市级艺术赋能村和市级垃圾分类典范村各1个。争取到涉农资金约1500万元,打造市级未来乡村1个,完成美丽乡村建设4个,实施农村综合改革村5个。白溪景观提升工程(前童段)投入使用,现代化美丽城镇实施方案获市级优秀,乡村环境向“精美特”转变。生态底色更加鲜明。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对接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展“四路一寺”沿线环境整治,项目化推进整治30余处,全点位覆盖控制秸秆焚烧,强制拆除各类违建9宗。高度自觉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闭环整改,拆除覆绿沿白溪砂厂4个,整改雨污混排口和氨氮比例超标点18个,完成七星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移交。
(四)民生福祉更有温度。社会保障兜牢底线。全年累计发放困难群众、残疾人、临时救助等各类救助金近1200万元,惠及1100余人次,发放高龄津贴超925人132万元。积极推行适老化改造,助力设备改造6户,发放易走失人群智能手环33个。及时化解劳资纠纷,协调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3起,总额25余万元,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坚持教育优先,举办镇级首届正学教育基金颁发活动,发放基金近76万元,奖励195人。新建投用前童车站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村级卫生室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1个,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成立全县首个镇级方孝孺文化研究基地,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500余场次,举办企业退休人员趣味运动会,协助做好“宁海UTMB”等大型体育赛事,全民共享“家门口”的文化体育盛宴。获评省级文明村2个、省特色创新文化礼堂2个,大郑村舞案例获全国村舞大赛二等奖。社会治理高效有力。深化联动“135”(每周一问、前童三保、联村五晒)工作机制,全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4件,受理解决各平台信访事项193件,“前童三保”志愿服务队获市星级执委领办项目,新增元宵行会、白溪流域和山塘水库视频监控专线58处,人技联动守牢全域安全底线。建成投用镇级标准化应急消防管理站,实现村级微型消防站全覆盖,商会牵头在3家企业自发组织消防演练,全年共开展消防安全培训21次,检查并闭环企业、沿街商铺、出租房各类隐患2862处,处罚金17.25万元,拆除防盗窗683扇。承接全市基层妇联执委赋能成长实战实训现场会,建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心。
二、2025年度工作安排
(一)蓄足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新质经济提档升级。加快工业全域治理进度,顺势推进新型工业园区安置、招商、科创区块建新,完善水电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尽快实现黄洋市工业区企业建成投产,加速前溪工业区腾空。不断优化企业梯队,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加大“两非”整治力度,加快沿白溪两岸高标准农田建设,全方位服务扶持种粮大户,加快耕地规模化流转,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扎实推进山塘水库修复、幸福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培育招引稻谷种植、年糕生产、中药材种植等农创客、新农人,增加村集体收入。持续挖掘三产增量,实施鹿分老年协会迁建工程,精准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一期招商,引进影视、文创、美食、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业态,持续改造提升紫竹园农庄,激活各类消费经济,全力推动我镇服务业稳步有序发展。
(二)厚植全域竞争新优势,推动旅游产业添彩添色。持续挖掘古镇宅院文化内涵和价值利用,贯通老街与东拓区块、游客服务中心东地块,统筹谋划老小学及沿白溪区块业态,适时推动水上项目建设。加快补齐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短板,尽快推进鹿山安置小区二期落地、游客服务中心入口停车场政策处理及古镇核心区污水管道改造提升工程。推动童鹿世界项目,争创省级品牌民宿2家,运营童保暄纪念馆、夏子文创扎染新馆、葫芦非遗工作室,打造全国联合毕设基地,引流古镇旅游赋能增收致富。
(三)塑造“三万三城”新内涵,推动新型城镇扩容提质。深入落实县委推进“三万三城”核心区建设决策部署,坚定扛起赋予前童“行万里路”引领地使命,系统性制定实施方案,联动周边乡镇打造“霞客自在之城”核心区,稳妥推进霞客古道、梁皇寺等古迹的保护与开发。重点实施营地、步道、广场、赛事、文化和融合等六大工程,加快推进梁皇溪治理、罗家岙至南岙道路和梁皇山上山道路改造等项目,谋划启动标准越野集训营地建设、登山步道驿站改造等工程,全方位完善城镇功能布局。实施石境精舍改造提升工程,深化方孝孺文化研究前童基地运用,发展培育方孝孺读书种子系列活动、前童镇正学教育基金发放仪式、千里走宁海、元宵行会等一批文旅、赛事品牌。全力推动G15沈海高速改扩建项目有序落地,为实现宁海“西通达”提供坚强保障。
(四)满足人民生活新需求,推动发展成果普及普惠。持续做好各项社会兜底保障工作,加大低保户、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关爱保护力度,确保社会救助应救尽救。支持卫生院做响“中医诊疗”特色品牌,创建三星级急诊室、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加快“120”急救中心投用。深化基层治理模式,强化“前童三保”品牌建设,挖掘群防群治最大潜力,做到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置。谋划出台生态环境保护清单,巩固生态防治成果。加大违建处置力度,以高压态势推进卫片图斑整改销号。推动镇应急消防管理站再提升,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各项措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焕发政府自身新气象,推动履职尽责高质高效。不折不扣推进履职清单市级试点,规范政府工作职能。严格落实周二下村、每周一问、联村五晒等镇村联动责任制,高质量、高效率抓好项目建设、旅游开发、民生保障、信访维稳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将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深化村级财务支出、工程招投标等领域的监督治理,切实办好镇人大代表建议意见,依法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进一步理顺“大综合一体化”赋权乡镇执法条块职责。扎实开展村级资产资源合同合法合规性审查,对查出的合同问题及债权债务问题尽快整改销号。不遗余力推动巡察问题整改,抓好2个36条后进村整转提升,持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力打造清廉前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