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宁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工作定位,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着力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扎实推进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法治工作。现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情况及成效
结合我局自然资源管理本职,以服务民生为重点,在城市规划、生态管理、执法改革等多方面齐发力,保障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进一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实效。
(一)聚焦城市规划,全力助推城市革新
一是科学编制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序指导乡镇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擘画“甬南大门户、活力创新湾、山海和美城、共富标杆县”蓝图,目前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获省政府批复;推进乡村地区规划管理全覆盖,加快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
二是高标准谋划重大片区发展。完成《宁海县大茶山中央公园规划》编制,推动“东美丽”提档升级;完成《宁海县天明湖北片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并以最高分荣获2024年宁波市优秀国土空间规划设计项目一等奖,引领“北时尚”魅力彰显;乌石山周边片区、梅桥G15周边片区的城市设计及控规项目已形成初步成果,有力支撑城市更新;完成《宁东新城片区与越溪乡联动发展研究课题》,深化规划课题研究。
三是高效率推动规划实施管理,召开专委会(城镇发展规划专业评审会、建筑风貌专业评审会),研究审定中心城区模具城地块、宁西产业园、宁海县观澜商业广场等重要事项;依据规划核发规划许可,坚持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规划区内建设用地供后利用情况和已批在建、已竣工未规划验收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检查。
(二)聚焦要素保障,着力夯实发展基础
高效化供地服务。供地前,针对位于经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确定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划拨用地简化审查流程,无需办理用地预审。改革国有出让用地出让程序“串联”变“并联”,加快重点项目落地速度。供地后,在项目审批环节,通过政策“组合套餐”,疏通项目审批难点堵点,主动靠前、并联审批等举措助力如意等县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三)聚焦资源保护,助力打造“绿色宁海”
一是加强耕地资源管护。完成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作(百千万亩方)。三门湾下洋涂片万亩方,长街镇岳井片、山前片、新城片、连浦片、青珠片、力洋镇古渡片千亩方,共7个项目获评省级优秀,其中力洋镇古渡片、长街青珠片千亩方同时获评市级精品示范工程;越溪乡越溪村等14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市级验收,胡陈乡沙地下村等18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获省厅批复,胡陈乡梅山村等6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获省级精品工程。
二是加强林业资源管护。开展省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茶山林场及西店镇滨海村等18个行政村完成县级自查验收;印发《宁海县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创新开展疫木除治全域统一规模化清理,完成榧坑村榧树古树文化公园、河洪村糙叶树古树文化公园建设工作。
三是加强海洋、矿山资源管护。完成无居民海岛历史遗留用岛活动生态评估报告送审稿;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完成一市镇前岙村黄泥头废弃矿山宕口一、宕口二的复绿复垦。
(四)聚焦服务民生,持续推进自然资源服务改革
一是稳步推进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投资额、搬迁安置户数、低效建设用地整治盘活等六大类核心指标均已超额完成省级年度考核任务,片区多田套合率从59%提升至85%。
二是创新打造县级变更调查与核查机制新范式。推进国土调查云浙江分中心---宁海县试点工作,通过“技术+行政”双驱动,“宁海云”实现单个图斑举证回流,进一步夯实变更调查基层治理。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增值化改革。首创“房地首次及土地抵押转房地抵押”联办,全市率先实现1小时办证和贷款融资同步“零时差”,提速90%以上;“不动产转移登记、抵押权变更登记、抵押权转移登记”等实现一次申请、合并办理、1小时出证,累计办理“带押过户”业务467件,帮助服务对象减少过桥资金支出约 6.9亿元;实行预告登记转让制度,缩短企业“等地期”。
(五)聚焦依法行政,持续提升自然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
一是数字引领,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按照改革部署要求,对7个赋权乡镇(街道)涉及到8项自然资源行政处罚事项开展动态调整。依托“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化线上平台应用与相关部门联动,与公检法持续开展协作合作。二是严明执法,持续规范自然资源行政处罚。根据市局要求严格落实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三书同达”及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保障当事人应有权益。三是精准发力,持续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已审结行政诉讼案件无一件败诉,已开庭审理的一审案件我局行政负责人均出庭应诉,有力地推动了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复议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六)创新宣传方式,聚力做好自然资源法治宣传
在内容上,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8”世界海洋日、“6·25”全国土地日、“8·29”全国测绘日、“12·4”国家宪法日和每年12月自然资源法治宣教月等关键节点,梳理相关普法内容要点,通过印发宣传手册、悬挂标语、摆摊宣讲等形式积极做好对外普法宣传,切实提升当地民众自然资源守法意识,助力维护自然资源管理秩序。在形式上,依托已建成的杜鹃山-国家级森林步道建设宁海县杜鹃山自然资源法治绿道,将森林防火、生态保护等相关法律知识贯穿步道始终,寓“法”于游、寓教于乐,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形式;积极利用局本地媒体平台及各类各级新媒体,刊发耕地保护、生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多篇法治相关宣传稿件,将法治宣传与依法行政有机结合,营造生动活泼的法治宣传教育环境,提升群众守法意识,助力自然资源管理有序开展。
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行政争议化解压力较大。在新《行政复议法》实施后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行政争议的前置化化解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局行政复议、诉讼案件量仍然较大,实质性行政争议化解依旧承压。二是法治宣传载体欠鲜活。法治宣传多以挂横幅、分发宣传手册等传统方式为主,线上宣传、创新性内容宣发较少。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局党委书记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聚焦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执法的制度落实,做到重大法治问题亲自过问、重点法治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法治工作亲自督办;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内容,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读本》《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等内容;带头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二是着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践行党委书记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实做细“一个带领”带头开展宪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然资源处罚办法》、《矿产资源法》等自然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研究;将廉洁从政、依规行政作为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守住守牢法律“红线”意识和思维“底线”,严守党的纪律规矩,注重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不触碰高压红线,在多场合强调尊法守法,强化全局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与红线意识。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工作打算
2025年,我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继续围绕“五大革新攀高年”的部署要求,结合局自然资源管理本职本责,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为大力推动现代化“双优”新宁海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一是持续深化学习,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内涵、实质和核心要义,提升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坚定性,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二是持续深入实践,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民主决策和依法办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针对重点工作、关键环节,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活动,杜绝违法违纪事件发生。
三是持续深化督查,不断规范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等行为的法制审核,按照互联网+监管执法的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严格执法程序和行政处罚案件审理程序,做到严格执法,依法办案。深入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