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宁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和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全局法治化综合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情况及成效
(一)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夯实依法行政基础
一是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查制度。对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行政协议、规范性文件等实行合法性审查制度,并聘请法律顾问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确保行政行为合法合规。全年出台重大行政决策1起,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4起,合法性审查率100%。
二是严格遵守执法“三项制度”。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基础,结合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相关要求,重新梳理并修订了《宁海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制度3.0》。健全行政检查计划统筹制度,坚持“年计划、月安排、周执行”。全面推行涉企行政处罚领域“三书同达”工作,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的引导、规范功能。累计修订相关制度4个,新增6个,梳理并公示裁量权基准327条,企业负面行为监管清单117条,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强制措施清单2条,开展预约式指导3次,开展“三书同达”3次。
三是严格落实权力监督制度。优化案件审批制度,将部门负责人审核前置,突出法制审核的独立性,明确执法人员不得从事、担任法制审核工作。全年开展案卷评查14次,评查案卷105,整改各类错误79处。积极参加县司法局举办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获得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料优秀案卷。全年收到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1件,收到检察建议书1件,均按时完成回复。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快速的为群众排忧解难。全年累计受理各类投诉举报186件,满意度100%。另外,主动公开各类信息740条,其中依申请公开1件。全年行政复议0件,行政诉讼1件,代表县政府应诉,原告撤诉。
(二)以效能提升为核心,优化文旅营商环境
一是坚持政务改革。坚持增值化政务服务改革,以“清流程、减环节、抓内审、提数据、试通办”为工作重点,简化各类审批备案流程,印发《宁海县营利性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推动艺术类培训机构审批简化。全年累计行政许可(含备案)38起。
二是坚持执法为民。聚焦群众关心的文化市场执法热点,紧抓重要节点、重要行业、重要领域,以两会维稳、扫黄打非、建国75周年等为主线,将网吧、娱乐场所、电竞酒店、剧本娱乐、旅行社、出版物等作为执法重点,采用双随机抽查、常态化巡查等方式开展市场巡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累计检查各类场所953家次,排查各类网站、信息7200余条,查办各类案件92起,作出行政处罚决定78起,首违免罚11起;累计罚款264000元,没收违法所得4878.9元,没收非法物品1255件;累计作出行政强制2起;双随机抽查占比57.82%,跨部门任务占比51.61%,任务计划率100%,公示率100%。
三是坚持提质赋能。紧紧围绕规范化建设年有关要求,坚持“规范化、专业化、法制化、优质化”的发展路径,以抓党建强引领、抓制度促规范、抓培训促提高为工作重点,不断激发人才活力,不断提高队伍专业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2024年,执法队五名队员入选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才队伍“青蓝”工程;2024年度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指数排名全市第一,全省第三;2024年全市文旅行政审批技能比武团队、个人双料第一名;2024年度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岗位技能竞赛获团队三等奖,一人入选市代表队参加省赛获团队第二,个人全能三等奖。
(三)以普法宣传为载体,构建良好法治氛围
一是开展主题宣传。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日”“安全生产月”“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和活动,开展包含“法规宣传”“旅游安全”“防网络沉迷”“扫黄打非”的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创新内容、途径和方式,通过巡回演讲、图片展览、分发宣传材料、现场咨询解答等形式,为群众送法上门,全面深入推进普法宣传。针对文旅行业,举办各类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培训,指导文旅企业内部开展扫黑除恶、扫黄打非、消防安全等培训。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9次,分发宣传手册1900余册;组织各类安全培训153人次,组织和指导演练27场次。
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旅游景区等法治阵地的作用,积极引导各局属单位、各旅游景区加强法治宣传栏、宣传园地建设,扩展法治宣传教育平台。大力推进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引导鼓励文化馆等单位积极参与法治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和推广。利用“送戏下乡”“百姓大舞台”等活动进行法律法规、防诈骗等宣传。累计新增法治宣传栏2个,创造法治作品2件。
三是拓展线上手段。依托行业协会,在微信行业群常年开设法律法规咨询,随时解答企业提出的各类咨询。建立健全“以案释法”相关制度,编制各类文化旅游案件案例,从基本案情、处理结果、法律评析、法律链接4个方面,详细剖析生活中常见的文化和旅游违法行为。利用两微一端、门户网站等推送普法知识、普法文艺作品、“以案释法”案例等,形成网上网下、线上线下相互补充、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宣传格局。全年发布、推送普法信息13条,以案释法4条,线上解答各类咨询90余次。
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原因
(一)法学人才不足
目前,我局拥有法学专业背景的仅有2人,尚无持有法律职业资格的人才,导致了在合法性审查的时候,内部没有专业的意见支持,一定程度上存在依赖法律顾问的情况。虽然每年招考的时候都将法学列入招考专业,但是法院、检察院对法学生吸引力更大,导致年年考入的都是非法学毕业生。
(二)普法创新不足
虽然我局今年开展了不少普法工作,但是还是局限于传统的集中宣传、阵地宣传、巡回宣讲、文艺作品等方式,受众相对较少,传播度较低。在对新媒体、新形式的宣传探索还是存在较大的短板。其主要原因是宣传经费主要用于我县的文旅资源宣传,没有另外的预算去制作普法视频、普法短剧等。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大会、“周二夜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全年共开展专题学习5次。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年工作重心,根据工作实际调整法治政府领导小组成员,健全了由一把手总体抓,各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组织领导体系。同时,党政主要负责人还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了如建国75周年百日攻坚行动、八五普法、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等重要工作,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
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的决策部署,从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及时公开年度、月底检查计划,坚持“综合查一次”和“双随机、一公开”,不断提高行政检查精准、有效,推动行政执法检查的数字化、智能化,全力优化我县文化和旅游市场的营商环境。
(二)进一步激发个体潜力
拓展学习渠道,培养执法素养,吸收最新的法律法规,提升执法人员综合能力。加强对外交流,取长补短,不断丰富执法人员工作经验。通过公务员招考、外部引入等方式提升法学人才比例,鼓励现有执法人员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证培训和考试,逐步充实壮大文广旅游法治力量。
(三)进一步加强普法力度
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不断推进“八五”普法任务。发挥文旅行业优势,创新普法方式,将普法内容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现在文化作品、短视频等载体,探索模拟仲裁、情景再现等“沉浸式”普法新模式。发挥新建的少儿图书馆阵地优势,联合司法部门开展多形式的青少年学法普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