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服务保障县“五大革新”专项行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建设现代化“双优”新宁海贡献金融力量。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灵魂和首要任务,对照五强班子要求,抓实思想、组织、作风、能力、纪律、制度等各方面建设,真正把领导班子成员锻造成坚强领导集体。一是强化理论学习。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等书籍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互动学、拓展学、引领学,变革塑造党员干部作风,做到学思用相长,知信行合一。二是坚持民主集中。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搞一言堂,不独断专行,能够充分发扬民主,听得进不同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坚决贯彻“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重要工作主动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三是强化政治纪律。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定期开展廉政风险排查,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制度规定,强化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廉洁从政规定等制度的贯彻落实,做好婚丧喜庆事宜等的报告和备案。积极配合第二纪检监察组参与重大决策谋划和执行,全力配合第二纪检监察组开展执纪监督和纪律审查工作,完成县纪委监委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持续优化金融赋能服务。一是金融赋能企业发展。积极开展系列线上线下各类融资对接活动,线上通过金融通平台累计撮合企业融资需求3909笔、24.51亿元,线下开展各类银企对接会43场次,参加企业达2666家,达成融资意向14.26亿元。推广小额保证保险业务,服务小微企业、农业经营户504户,承保金额6亿元。二是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开展全县行政村的共富联盟信用评定工作,创新推出“丰收信农贷”业务,进一步提升了农户的“奔富能力”,截止12月末共发放41235余笔、金额16.56亿元。新建普惠金融中心5个,总数已达22个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三是金融赋能社会治理。组建金融服务组轮流进驻宁海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金融板块,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融资、担保等金融综合服务。指导金融机构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的合理融资支持,目前审批通过“白名单”项目1个,获批2800万元已投放。
(三)提升企业上市服务质效。一是推动重点企业“加速蜕变”。立足市级24家、县级33家上市培育库企业,加快永信汽车部件、建林模具、第一注塑、雅颜生物股改进度,完成股改的拟上市企业达到10家;加快找钢网、格兰家居港交所上市进程。捷造科技和威联生物入选“寻找宁波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大赛60强。二是帮助企业理念“快速转变”。制定宁海县资本市场学院全年沙龙活动方案,开展政策申报、财税规划、数字金融、并购重组、境外上市等主题活动7次,提高企业高管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借助资本市场助力企业发展的能力。组织参加“甬江引凤”安徽合肥研学、走进港交所等游学活动,帮助企业拓宽视野、学习先进经验。
(四)逐步提升地方金融组织质量。一是通过日常走访检查、年度监管评级等方式,对地方金融组织进行全面“体检”,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评级为2家A+、1家A。二是推动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及时下达县担保公司风险补偿金;注销土林地和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将业务并入县担保公司。三是提升地方金融组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强化支农支小作用,截至11月末,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服务企业617户,在保余额11.77亿元,放大倍数为5.74倍;3家小贷公司月末贷款户数447户、余额6.41亿元,其中小额贷款占比达88%以上,本年累计服务企业2117户47.56亿元,平均年利率16%,较去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
(五)深入推进金融领域除险保安。一是落实金融风险防控机制。根据省、市关于打击非法集资、加大输入性涉众型风险排查等要求,进一步理顺各职能部门关系,提高应对能力和应急响应速度。加强金融网格员队伍建设,确定了114名金融网格指导员落格全县904个网格,建立金融网格员和专职网格员联动机制。二是加大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宣传声势,联合宁海金融监管支局举办2024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启动仪式,配合市处非办在深甽开展全市防范非法集资主题日活动,动员开展“七进”现场宣传活动86场,参与人次4.2万余人,提高了公众对金融风险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打造“金联动”“金领课堂”清廉金融学习品牌,加强对地方金融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与金融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日学习活动,提升金融系统凝聚力、战斗力。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举办领导干部金融专题培训班和金融条线干部业务培训班,探索机关干部到市级金融机构挂职学习机制。
(二)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一是引导激励银行机构积极向上争取更多信贷资源倾斜宁海,做好县内重大项目融资保障,确保全年新增本外币贷款250亿元以上。二是加大“专精特新”、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和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定期举办银企对接活动,鼓励金融机构根据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提升金融服务的灵活性、专业性和针对性;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和保证保险业务扩面提质。三是承接落实好上级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加大对“两重”“两新”信贷支持力度,提高中长期贷款、无还本续贷等业务规模占比,提升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度。
(三)进一步加快企业上市进程。一是加强梯队建设。做深做实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库,提高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高成长企业入库比例,上市后备企业动态保持在30家以上。二是加强辅导培育。深化宁海“资本学院”建设,开展总裁班、董秘班、财务总监班等专项课程,引导企业家转变理念,提升企业赴北交所、港交所以及美股等境内外上市氛围。三是提升服务效能。强化市、县两级企业上市顾问团作用,帮助企业加强合规分析和规范指导。重点关注12家拟上市企业,强化土地等要素保障服务,力争2025年北交所上市1家,港交所上市1家。
(四)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稳定。一是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完善县防范和处置非法金融活动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健全金融风险排查机制、风险处置会商机制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制度,依法合规压实各方责任。二是稳妥有序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深入开展第三方财富存量风险压降工作,积极推动输入性涉众型风险化解;强化非法金融线索的网格化排查,畅通非法集资线索举报途径。三是提升金融监管服务能力。强化监管干部队伍业务培训和实操演练,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严格执行日常检查、年度评级、专项检查等监管举措,依规实施分类监管政策,扶优限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