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进入老年模式
关闭导航 部门首页 人大要闻 通知公告 代表建议 镇街人大
关于提升国家登山步道安全水平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5-04-27 15:38:29 信息来源: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浏览次数:
分享到:

类别:                                         编号:      

 

宁海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代表建议

 

标    题:关于提升国家登山步道安全水平的建议

代表姓名:李华          通讯处:宁海县黄坛镇松坛路188号黄坛中学

联系电话:13777290034   编组所在乡镇、街道:黄坛镇

建议内容:

一、基本情况

宁海以生态立县,县域内山区占比达70%左右。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与坚实的国家登山步道根基,已成功打造多个户外运动小。县财政每年设置 50万元专项维修资金主要用于步道保洁,同时也委托专业公司巡查检修但是较于庞大的需求而言只是杯水车薪。当前,登山健身已成为大众热衷的户外活动,县委也提出“三个万”城市IP,强调了“行万里路”。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提升现有登山步道的设施水平、完善指引标识,同时强化宣传推广,打造知名品牌,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存在问题

一是步道里程缩减规划与建设管理脱节,规划预期1000公里步道,一期建设完成大约500公里,实际投入使用并有效维护的300公里经过近几年的运行,导致整体里程不增反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登山需求。

二是设施破损严重风雨侵蚀与使用,步道出现桩基损坏、路基被冲毁,部分节点因缺乏维护而荒废道路被周边生长的树木侵占,指示标识模糊不清甚至缺失,甚至出现断头路现象,严重影响登山者的体验与安全。

三是维护力度不够。资金短缺成为制约维护工作的关键因素,有限的财政投入难以支撑频繁的修缮与设备更新,致使步道设施老化、损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安全隐患逐渐积累。

四是安全保障缺位登山过程中,安全风险无处不在,而目前步道沿线缺乏必要的安全小屋、急救药品及救援装备,有些路段通信信号差,一旦发生意外,登山者难以实施自救,外部救援力量又因装备不足、响应不及时而无法有效开展救援工作,危及生命安全。

五是宣传发动不够。尽管宁海登山步道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基础建设,但在设施维护、随意丢垃圾、户外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投入和力度不够。总体上县域的步道经济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比较局限,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建议对策

一是打造特色品牌组织专业团队对全县登山步道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精选出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线路设计合理的路段,整合打造具有宁海特色的最优最佳精品线路,并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推广,塑造宁海登山步道的独特品牌形象,提升其在全国乃至全球登山爱好者心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完善步道设施依据科学合理的规划,对现有步道进行全面修缮和拓展延伸,确保达到规划里程要求。重点修复受损的桩基、路基,清理路障,重新设置清晰、准确且具有文化特色的指示标识,增设休息点、观景台等便民设施,提升登山者的舒适度和便利性。同时,引入智能化设备,如智能导览系统、户外视频监测装置等,为登山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三是强化长效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的登山步道管理人员,负责统筹协调步道的日常维护、安全监管、环境卫生等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除财政拨款外,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步道建设与维护。加强对专业维护公司的监督考核,确保其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维修保养任务,定期对步道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保障登山者的生命安全。

四是举办各类赛事充分利用宁海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登山步道基础,积极申办、举办山地马拉松、登山越野跑等国际国内高水平的登山赛事。通过赛事的举办,吸引大量专业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参与,提升宁海登山步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以登山步道为核心的体育旅游产业链,促进宁海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