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32号提案的复函
县政协经济界:
贵界在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着力“四链融合”建设 深入推进我县汽车零部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32号)已收悉,该提案精准把握了当前汽车产业变革趋势和我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的“四链融合”发展路径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极具建设性和前瞻性,对我县加速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提案由县经信局主办,县科技局、县人力社保局协办,办理期间我局召集协办部门专题商讨,对提案内容进行责任分解,建立清单。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充分肯定提案价值,高度重视产业发展
首先感谢贵界对我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以及存在协同性问题的深刻分析。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显著的集群效应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提案指出的产业链协同性不强、技术与人才创新协同性不高、与模具行业融合度有待提升、数实融合程度需加速等核心问题,切中要害,正是我们当前着力突破的重点和难点。提案提出的“四链融合”(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数智链)发展策略,系统性强、操作性强,与我县构建“365”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我局将深入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四链融合”发展纳入重点工作议程。
二、精准聚焦“四链融合”,系统推进产业升级
围绕提案建议,结合我县实际,我们正着力推进以下工作
(一) 强化“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双轮驱动,提升产业链韧性
1、深化产业协同机制。我局牵头,联合县模具行业协会、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建立常态化对接交流平台。定期组织“模零协同”对接会、技术沙龙,促进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供需匹配,打破“各自为阵”局面。
2、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重点支持“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联合技术攻关项目,尤其是在轻量化材料(如复合材料、高强钢、铝合金)、新结构设计、一体化成型工艺(如多材料复合注塑、大型复杂压铸)等领域。鼓励模具企业向“模具+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零部件企业深度参与模具前端设计。利用模具产业优势,快速响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迭代需求。
3、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在“365”体系中进一步强化“模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主导产业地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资源要素向该集群集聚。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二)加速“数实融合+智能化”赋能,提升数智链效能
1、建设公共数据平台。探索建设县域级汽车零部件(模具)产业云平台,归集共享订单、产能、工艺、质量、设备等数据资源,推动设计、生产、检测、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数据贯通与协同优化。
2、树立标杆示范引领。 遴选一批基础好、意愿强的中小企业(如提案中提及的部分顾虑企业),联合服务商,打造数字化改造样板车间/工厂。组织现场观摩会、“仿样学样”推广活动,降低转型顾虑和试错成本,营造良好氛围。总结推广双林、方正等企业的成功经验。
3、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鼓励企业加大智能化设备投入(如提案中列举的先进设备),推广MES、APS、SCADA等系统应用,提升柔性制造、敏捷响应能力。支持检测环节智能化升级。
(三)构建“技术创新联盟+服务平台”体系,提升创新链能级
1、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支持龙头企业发起成立“宁海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模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吸纳县内外高校(如浙大、宁波大学等)、科研院所(如中科院相关院所)、头部企业、检测机构等加入。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如高性能密封材料、智能传感器集成、电驱动核心部件、先进模具设计制造软件)和前沿技术(如固态电池配套件、氢能部件、智能底盘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2、强化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规划建设或升级集展示、研发、检测(共享实验室)、中试、孵化、信息服务、物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零部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专业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入驻,提供本地化、一站式服务。
3、推动设备资源共享。 建立先进检测设备、大型仪器共享机制。鼓励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牵头,为会员单位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低成本的有偿检测、试验服务,减少重复投入。
(四)深化“产业+教学”融合模式,提升人才链支撑
1、完善“四方联动”机制。 持续深化政府、高校(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同的人才引育模式。充分发挥已成立的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作用,总结经验,扩大覆盖面和专业领域。计划再建设1-2个聚焦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产教融合体。
2、精准引育高端人才。依托创新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大力引进高层次研发人才、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如模具设计师、CAE工程师、智能制造工程师)。优化人才政策,提高吸引力。
3、强化本土人才培养。 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共建产业学院、订单班、实训基地。鼓励企业深度参与教学标准制定、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学生实习实训。推广现代学徒制、新型企业学徒制。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开展定制化、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贵界的提案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下一步,我局将做好三方面工作。
1、细化政策措施。 围绕“四链融合”的关键环节,研究制定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专项扶持政策(如数字化转型补贴、创新联合体支持、高端人才引进奖励、产教融合项目资助等),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等要素保障力度。
2、狠抓项目落地。 将提案中的合理化建议转化为具体的工作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单位、时间节点和预期目标,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3、营造良好生态。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技术交流活动,拓展市场空间。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支持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衷心感谢县政协经济界(戴巧敏委员)对我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高度关注和宝贵建议!我们将以办理此提案为契机,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推动我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四链融合”中实现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发展。恳请贵界(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支持!
宁海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