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2号提案的复函
王锐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县域内文具、模具、汽配及数控机床产业联动发展的提案》(第22号)已收悉,此提案由县经信局主办,县科技局、县人力社保局、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协办,办理期间,各职能部门紧密协作,有序推动了文具、模具、汽配及数控机床等产业的联动发展。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针对“构建产业协作平台”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
县经信局积极牵头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产业协作平台建设,支持成员单位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物流供应等环节开展紧密合作。目前已建成1个省级和3个市级企业上下游共同体;文具、模具、汽配、数控机床等行业协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今年以来围绕新兴技术支撑、研发创新、品牌战略等主题累计组织开展行业内、行业间交流推广活动12场次。同时,支持“众模链”产业生态平台建设,围绕供应链、技术链、金融链、人才链、服务链、数据链融合创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及第三方平台资源,助力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和数智化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平台已促成交易总额4000余万元。
二、针对“制定产业对接政策”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链协同发展并出台系列政策。如市政府出台《宁波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奋力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实施方案》,提出“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和链间在研发、生产、销售、项目等环节的协同”“加强区域产业链协作配套,鼓励试用、采购国产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产业链抗风险能力”。市经信局出台《宁波市推进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建设方案》提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开放’协同改造”。此外,本轮产业政策研究出台期间,县经信局已会同县发改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并邀请企业代表就“对本地产业上下游对接企业按交易体量给予一定奖励”有关政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因对接认定、交易审计等缺乏可操作性,综合考虑该政策未能列入县级产业政策。
三、针对“鼓励加强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
县经信局、县科技局结合自身职能积极推进产业内、产业间信息、技术、资源的互通有无和协同联动发展。县科技局依托宁波科技大市场宁海分市场平台积极开展面向文具、模具、汽配行业在数控机床应用上的技术需求调研,支持数控机床企业及时掌握文具、模具、汽配等行业应用需求,协同开展相关定制技术开发,今年以来已举行上下游产业技术需求对接会5场次;鼓励文具、模具、汽配、数控机床企业组建联合体,加快突破关键“卡脖子”核心技术,今年推动模具、汽配等15家企业申报市级重大攻关项目。县经信局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于2023年底启动“企业发布”全产业链大服务计划,并成功举办首场捷造科技供应商座谈会,为本地十余家企业搭建了业务协同平台。2024年,继续组织了两场相关活动。同时,县经信局依托行业协会积极推进产业间合作发展,在日常走访服务企业过程中积极宣传辖区内优质产品,目前汽配产业和模具产业已实现良性融通发展。
四、针对“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
县人力社保局持续推进宁海产业人才学院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支撑产业联动发展。一是创新“四方联动”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积极探索并创新政府、高校、企业、赋能机构“四方联动”的产业人才培育模式,全省首建宁海产业人才学院,通过政府“全面牵”、高校“积极试”、企业“主动融”、机构“精准育”,广泛吸引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口高校及重点企业共同参与协同育人工作。二是开展“引企入教”教学改革。协同高校聚焦产业需求,根据市场变化优化课程设置,精准绘制岗位技能矩阵,一产一策、一企一策开发育人课程,将课堂直接设在生产线上,实行“以岗定教”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训岗位匹配度、实训达标率,进一步增强产业与人才的适配性。三是打造县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整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县内各中职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资源,瞄准模具、文具、汽配、数控等重点产业,打造县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探索“3+1+1”长学制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学生技能基础。2024年6月25日,我县成立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进一步拓展了中高职一体化、产科教全链式融合的发展新路径。截至目前,宁海产业人才学院已开设模具设计、机械制造、电商、软件工程师等培育专业板块15个,累计培育产业人才5000余名。该学院连续四年被教育部评为产教融合优秀案例,充分展现了宁海在探索校地合作与乡村振兴结合路径上的创新突破。四是吸引大学生来宁海见习实习。积极策划并推行“家燕归巢”暑期实习见习计划及“宁启前程,海纳未来”大学生求职体验活动,吸引广大青年学子走进企事业单位及大学生实践基地,参与见习实习,提前体验找工作、就业、创业的真实场景,了解宁海地域文化、产业特点、产业发展及企业需求,为青年人才来宁海工作奠定基础。
五、针对“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
为建设现代化“双优”新宁海,聚力“五大革新”行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鼓励金融机构立足地方特色,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不断加大对文具、模具、汽配、数控机床等领域的支持,持续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县制造业贷款余额504亿元,增速14%;绿色贷款余额371亿元,增速26.4%。
衷心感谢您对我县产业联动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宁海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