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宴迪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宁海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4号)已收悉,此提案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办理期间我们非常重视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针对“成立民宿协会(或旅游协会),打造特色与提升服务”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
民宿协会作为社会团体的一种,其成立和注册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条件和程序。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成立民宿协会需要满足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若个人会员与单位会员混合组成,则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同时,协会需要有固定住所与工作人员、需要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经前期摸排调研,宁海民宿行业无法满足以上要求,暂时无法单独成立民宿协会。
在推动民宿与周边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方面:一是创新民宿产品。坚持一宿一品,围绕“八个一”,创新推出民宿多元化产品体系。如,前童大车门的一桌“豆腐宴”、岔路枫湖庐的“如意音斗”伴手礼、深甽拾贰忆温泉山居的“温泉泡汤”主题等。二是推进业态融合。鼓励乡村民宿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整合民间工艺、民俗体验等乡村文化资源,融合咖啡馆、研学康养等文旅业态,建设具有区位特色的民宿产业聚集区。如前童四海民宿主人老章,将咖啡店与民宿完美融合,给游客们提供了更加多元和个性化的住宿和休闲选择,促进了民宿和咖啡店的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三是打造多元体验。细分民宿客户群体,开展亲子乐园、农事体验等附加活动,让游客“留得下、玩得好、住得舒心”。如桑洲的南山驿民宿开设“南山文化讲堂”,常态化开展非遗虎头鞋传承、青青草木染等活动,成为亲子客户周末度假的首选。
二、针对“加强规划引导,完善配套设施”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
在加强规划引导方面。从空间布局上,坚持把民宿摆入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全域旅游的大格局,优化点线面空间布局,引导业态错位发展,我县基本形成了“温泉、古镇、田园、滨海”四大民宿板块。从时间序列上,我县民宿发展历经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优到特、从特到精、从精到全的过程,即民宿1.0-5.0(1.0从无到有,农家乐吃,住游一体;2.0从有到优,专门设计,专业经营;3.0从优到特,品牌连锁,强村富民;4.0从特到精,多业融合,集群打造;5.0从精到全,一石四鸟,全面发展)。
在完善配套设施方面。一是推进城乡环境。结合“东美丽、西通达、北时尚、南文化”县域图景,推出宁海活力海湾共富风貌游线,以“强蛟-桥头胡”县域风貌样板区为核心,提升城乡风貌和基础设施,打造未来社区11个、智慧全县智慧停车收费道路77条、停车场36处,299个点位2990个公共充电桩投入正常使用。二是建设文旅项目。开发网红廊桥、来in南青年互联社区等一批城市打卡点,建成潘天寿艺术中心、县文化中心、徐霞客大道休闲街区、天明湖时尚街区、杜鹃山公园及“东美丽”绿道等场景。稳步推进宁海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前童古镇创5A级景区,大庄乡根一葉、南宋红妆乐园、宁海强蛟滨海疗休养中心等项目建设。“十四五”以来,实施文旅重点项目64个,完成投资53.1561亿元。三是优化文旅产品。依托“微改精提”“精特亮”等工作开展,全域游线改造升级持续推进,新增宁海森林温泉大道、红色西乡生态线等14条精品线路,串珠成链、以线带面,不断推动乡村风情、滨海运动、森林温泉、古镇养生、都市核心等旅游板块全域扮靓,实现了宁海旅游业高品质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如,森林温泉大道整合资源,培育了温泉度假、休闲养生等业态,形成了“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景象,获评首批宁波“最美精品线”。
感谢您对我县文旅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宁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5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