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为多同志:
您在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县主要河流翻板拦水坝提质改造的建议》(第113号)已收悉,经县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县政府领导领办重点建议,此建议由杨周宏副县长领办,县水利局主办,县农业农村局协办。杨周宏副县长高度重视该建议的办理工作,于6月13日召开领办重点建议办理工作会议,全面深入地分析建议中所涉及的各项问题,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办理期间多次与葛为多同志、胡苗平主席共同参加开展调查研究,积极联系沟通,全程跟踪指导,联合部门共同研究办理思路,共商解决对策。同时对答复情况多次进行把关修改,确保答复内容准确、清晰、全面地反映办理工作的进展。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宁海县境内有清溪、白溪、洋溪、凫溪、中堡溪五条主要河流及其衍生的众多支流,因要满足泄洪、农业灌溉等的需求,设有众多的翻板拦水坝。但因自然侵蚀及管护不力等原因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自动翻板失效,且影响生态环境等问题。
一、针对“分类改造”建议的落实情况
针对您给出的建议,我们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县水利局已对全县翻板拦水坝进行全面排查,评估其结构安全性、功能完备性及生态影响,2025年9月完成河道堰坝(包括翻板拦水堰坝)基本情况评估报告,2026年6月完成河道堰坝生态化改造方案编制。对结构完好但功能欠缺的拦水坝,优先安排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对失去灌溉功能的堰坝翻板闸门,逐步拆除并改造为固状堰体拦水坝,同时增设鱼类洄游通道,满足生态需求;对不满足生态要求的拦水坝进行改造,增设鱼道,确保生态下泄流量和鱼类洄游需求。
为满足白溪河道鱼类洄游需要,消除因堰坝建设阻断河流的纵向连通性,提高白溪河道堰坝生态性,白溪河道堰坝生态化改造工程在白溪沿线的堰坝上修建鱼道18处,改建洋溪堰坝1座,拆除2座翻板坝闸门,2座堰坝利用引水渠作为鱼道,更换15座翻板坝的橡胶止水等,工程概算总投资979万元,2025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10月完工。
目前我县河道治理项目已结合“河床自然化、堤防生态化、物种本地化、功能多元化”的生态河道四化理念,优化拦水坝设计,在满足灌溉、蓄水、水土保持等功能上,进一步提升河道整体景观协调性。
二、针对“管护升级”建议的落实情况
针对提升翻板拦水坝的管护,分片区委托专业第三方管护机构,负责拦水坝的日常管护工作,提升管护的专业性和效率;并强化监督考核,由属地乡镇街道负责对管护单位的日常管理,我局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制定奖罚机制,水利局和属地乡镇街道联合组成考核小组,每季度考核各片区的水利工程管护工作,根据考核情况进行资金支付。
同时,在重点拦水坝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水位、翻板状态及设备运行情况;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发现问题后及时安排专业人员维修,确保拦水坝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并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资金用于拦水坝的维护和改造,杜绝“带病运行”现象。
三、针对“科学放生”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
依托社区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制作图文、动画等通俗易懂的宣传内容,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等法规,重点强调“盲目放生可能引发生态灾难”(如外来物种入侵、本土物种竞争失衡)的科学原理。
县农业农村局建立科学放生适宜性评估机制,对我县范围内现有相关河道生态、水质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明确适宜放生物种、数量、时间及水域,避免外来物种、改良物种等进入河道流域引发生态失衡。在河道显著位置设置标识牌,公布放生相关要求,对公众放生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在河道标识牌上放置放生提示码,公众可以通过浙里办或微信扫描对应水域的放生提示码查看放生提醒,也可以进行放生申请,并对发现的非法放生行为进行举报,从而实现强化监督管理,同时加大对河道放生行为的巡查力度,对违规放生行为依法处理,确保河道生态安全。渔业部门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不定期巡查农贸市场、宗教场所周边,严禁非法售卖外来物种作为放生苗源。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您的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翻板拦水坝改造与管护实施方案,并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单位。同时,与农业农村等部门将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确保拦水坝改造与生态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并且定期评估与反馈,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及时跟踪改造与管护效果,并向社会公开进展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衷心感谢您对我县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宁海县水利局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