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工商联界:
贵界别在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企业管理创新水平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34号)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贵界对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提案深入分析了我县企业管理现状与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推进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经会同县委统战部、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工商联等相关单位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月17日国家再次召开高规格的民营经济座谈会,传递出一以贯之的明确信号。提升企业管理创新水平是驱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宁海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举措,全力推动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针对“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赋能体系”的落实情况
1.落实创新激励政策,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全面落实“以研值论英雄、以亩均论英雄”的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力度,引导企业提升创新投入。2024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41亿元,同比增长7.8%,占营收比重提升至2.78%,增幅全市第一。通过“研发后补助”“县级研发大户补助”等政策,对研发费和强度较高的企业分别给予资金补助,2025年将继续梳理培育名单,逐户走访推动政策落地。同时,针对得力、东方日升等龙头企业建立研发费用监测机制,对下滑企业实行领导带队攻坚,确保研发投入稳中有升。
2.推进强企培育工程,提级创新企业梯队。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提升星级评价工作,积极参评省市管理对标提升标杆企业,2024年宁波永成双海和第一注塑等两家企业获评为宁波市标杆企业。对标先进地区经验,实施“质量标杆培育计划”,形成可推广的经典案例,推动“盆景”变“风景”。稳步推进“215”、专精特新、大优强等企业培育工作,出台攀高及普惠政策,累计入选市“大优强”培育企业8家,国内首台套产品8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6家。
3.搭建资源整合平台,拓宽企业培育渠道。打造集学习交流、创新创业、资源共享、社会服务、风貌展示于一体的新生代企业家专属阵地--“青商之家”,自2024年5月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10余场活动,累计培训新生代企业家300余人次,有效促进了企业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依托“企服通”平台,整合人社、科技、经信等部门资源,构建“线上+线下”培训体系。2024年开展政策专题解读线下培训会17场次,参与人数1188人次,线上直播10场,点击量达2.27万人次。
二、针对“转变管理理念,营造创新文化”的推进举措
1.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升级管理理念。推行“双传承”计划,发挥老一辈企业家“传帮带”作用,重点培育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实施新生代企业家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化“青商之家+宁新学堂+高质量研修班”一体式培育模式,通过集中办学、深度访学、交流互学,推动企业持续做大做优做强。拟组织新生代企业家赴日本学习精益管理,赴杭州“六小龙”科技企业学习,汲取行业先锋经验,提升科技创新、经营管理、资本运作等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
2.推动数字化与绿色转型,提升管理效能。紧扣省“民营经济32条”中“推进产业数字化”要求,加快推进数实融合,稳步推进全市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25家企业列入全市第一批细分行业试点,创成首家国家级5G工厂,获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试点示范8项,列入市级数字化车间项目8个,规上企业数字化1.0改造覆盖率达100%。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市三星级以上绿色工厂159家。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创新生态。出台《宁海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倍增行动方案》,2024年通过预审发明专利申请210件,同比增长281%,授权发明专利441件,高价值发明专利达737件,增速全市首位。构建“协会+联盟+工作站”保护体系,专利侵权纠纷平均处理周期缩短至52天,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超1000万元。深化成果转化,依托“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平台,2024年完成专利转让许可500项,实现知识产权混合质押融资超20亿元,惠及企业80家。
三、关于“提升战略定力,提高经营水平”的实践路径
1.聚焦思想引领,提升战略定力。以思政引领为核心,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站位,坚定发展信心,主动应变局、敢于破难局、奋力开新局。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和新时代缑商精神,开展“听听创业者的故事”系列活动,一季度一次带领新生代企业家走进县内标杆企业,汲取宝贵经验,互学互鉴,共促发展。
2.深化质量建设,提高标准化水平。升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深入研究分析产业、企业的质量堵点、难点、痛点,提升服务精准度,为企业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一站式服务。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通过开展企业质量负责人专项培育,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首席质量官队伍,推动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化。鼓励引导企业导入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等先进管理工具,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激发企业活力,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突破。
3.迭代“企服通”平台,加强管理创新。迭代创新“企服通”增值服务模式,有效推动政策、资源、资金等直达快享、精准滴灌。建设企业大数据实验室和“云”数据库,完善诚信评估服务、区域发展指数研究、企业经营预警等,实现“一屏监测”“一键查询”、“一目了然”。为企业“出诊”制定动态“体检报告”,开出精准服务“问诊单”1870余份。获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中小企业“一站式”数字化公共服务标准试点单位。加快推进“众模链”平台建设,试点产业链信息库,促进企业抱团发展,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下一步,我县将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指引,全面落实省“民营经济32条”,逐项对照,精准匹配,突出思想引领,强化服务保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完善企业家培育与传承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养引进创新人才,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水平提升,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再次感谢贵界别对我县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宁海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