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36983943/2025-6808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5-06-19
发布日期
2025-07-01
发布单位
县发改局
宁海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61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2025-07-01 10:04:10 信息来源:县发改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葛鸿铭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创新技术推动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的提案》(第61号)已交由我单位主办,经与县经信局、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积极鼓励骨干回收企业建设标准化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主动开展技术创新,推动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通过“无废城市”建设,积极参与“无废细胞”建设,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提升包装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开展可循环快递箱应用试点,探索创建“无废快递驿站”,目前建成“无废商场”1个、“无废饭店”1个。2025年起,我县将碳排放分析及降碳措施列入节能评估报告,作为节能审查重要一环,减少企业碳排放。

一、目前工作进展

一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推行塑料制品绿色设计。组织开展淘汰类塑料制品产能摸排,对辖区淘汰类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开展调查摸底,建立企业生产动态档案。引导传统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及时做好生产调整,着力培育发展替代材料新经济,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全面优化产品供给结构,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推进绿色产品和绿色设计产品采信互认,引导生产企业按绿色设计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可回收性。鼓励生产企业减少使用塑料复合材料,积极采用新型绿色环保功能材料,增加使用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比例。

二是聚焦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塑料污染治理技术创新水平。瞄准环保产业技术,联动重点企业、院校院所,组织多学科、跨单位联合攻关,推动县域企业积极揭榜宁波市重大专项(市重点科技项目),昱源宁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能粒子裂解二噁英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应用”等项目立项宁波市“科创甬江2035”生态育成项目。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落实创新券政策, 对与高校院所技术合作的相关企业,按合作金额的30%给予补助。上线“科技通”,充分利用和发挥宁波科技大市场宁海分市场的资源优势,通过“线上”发布对接技术需求,精准促进我县环保企业与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

三是强化垃圾治理,提高塑料回收利用效率。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塑料回收分拣水平。根据《宁海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支持骨干回收企业建设标准化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对于年分拣能力不低于1万吨,经营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按建设期内(建设期不超过三年)投入的设施设备、厂房建设等固定资产总投资额(不含土地成本)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如,浙江壹汇收环境科技公司引进的色谱塑料分拣设备可用于规模化分拣塑料,减少人工分拣任务,该公司按照政策标准可以享受分拣中心补助。结合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积极推进智能回收设施的建设。建成了“搭把手”智慧回收网点150个,配套清运车11辆。网点主要分布在产生塑料饮瓶等塑料制品比较多的居民小区、学校、机关单位、车站、商超、酒店等多个领域,方便市民及时投放回收。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可回收物回收平台,浙江红葫芦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红葫芦”平台通过线上网络平台和线下回收体系相结合,用创新的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废品回收行业进行改造,利用手机一键预约废品回收,实行“点点手指,上门回收”,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参与。

四是加强宣传,从源头减少塑料垃圾数量。2024年结合“无废城市”建设开展6场主题宣传活动,加大对塑料污染治理的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参与垃圾分类,抵制过度包装。强化校园宣传,发挥“小手牵大手”作用,在世界环境日、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各校创新形式,结合科学课、美术课等学科内容,组织学生设计环保标语、环保袋、制作可回收物创意作品,增强学生参与感。强化校园日常管理,通过“红领巾监督岗”等学生组织,监督校内塑料制品使用及分类执行情况。2024年全县共开设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活动近200余次,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校本教学工作,平均每校3课时以上,努力做到人人参与,影响家家户户。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培育技术创新主体。强化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塑料污染治理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培育研发大户、挖掘成长大户,针对塑料污染治理相关企业,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全流程辅导服务。

二是推广绿色商品,减少销售环节塑料垃圾。加强商场绿色包装推广。尤其是对营业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业态为百货或商超的单体商场和营业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有条件开展创建的商业综合体开展绿色商场创建活动。创建单位要求采购销售绿色商品、采用绿色包装,开展绿色消费宣传,禁止提供不符合要求的塑料袋、倡导采购绿色商品,减少塑料垃圾产生。

三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深化环保理念。在全社会加强绿色环保理念宣传,结合世界环境日等活动,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进一步强化绿色环保理念。有效利用家校共治,将绿色环保教育纳入学生日常教育,多维度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的校内宣教工作。通过主题班课、环保知识橱窗展板、校园广播专题节目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普及塑料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除基本的设施点、归依点、“搭把手”智能回收箱外,根据各校特色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垃圾房。各校对公示栏、设施设备、标识标语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整改,后续将对各校点位进行抽查,切实提升师生的垃圾分类设施准确率。

宁海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