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复敏代表:
感谢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以及提出的宝贵建议。《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由县卫生健康局主办,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协办。根据建议办理要求,为进一步压实办理责任,提升办理实效,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了提案办理工作小组,由王惠琴分管局长担任组长,在征求各方初步意见后,明确职责分工、计划安排、措施时限,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召开办理工作会议,督促落实办理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情况及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针对“培养一批相对专业的心理健康讲师团”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
我县长期关注和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县卫健局于2014年11月牵头成立宁海县心理卫生协会(挂靠县中医医院内),并成立医疗卫生、教育、工会、公检法及乡镇街道五个分会,同时承担“宁海县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宁海县阳明心坊(心理服务站)”“宁海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等工作职责。协会每年积极组织开展两次业务交流和研讨活动,以便更好应对各类人群的心理诉求,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对接省市级专家开展“百千万”服务基层行活动,开展科普宣传、基层人员培训、专家义诊、重点场所指导及重点对象评估。构建志愿者服务团队,含未成年人心理宣教讲师团(21名)、心理救援应急队伍(17名)、心理健康讲座讲师队伍(8名)。组织参加北大心理研修班,观摩学习华东地区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联合演练,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演练,提升团队心理援助能力。积极对接教育系统开展专业指导和培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县教育局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定期组织开展面向班主任、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全体教职工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和初步干预能力。同时推动建立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完善三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县教科室联合县中小学学生成长指导站逐步完善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机制,并于2022年获首批市示范性“学生成长指导站”荣誉。
县民政局积极关注老年人心理教育,依托各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站点,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向老年群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积极落实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实行三大类28项居家养老服务补助项目,有条件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站点设立医务室(心理咨询室),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二、针对“开展大规模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
1.全面开展心理健康宣教。联合县传媒集团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教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电视等多媒体平台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相关健康知识,营造积极社会健康氛围。结合重要精神卫生日开展“六进”活动,并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相关义诊宣传活动,充分运用“甬e心坊”“浙里心晴”等平台,提供公益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全面心理评估及后续专业心理辅导,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减少社会偏见和歧视。
2.落实落细重点人群指导干预。联合教育局全面开展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全面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推动健全三级心理危机预警体系,确保心理危机学生“一人一案”,“一对一”跟踪管理,为学校提供疑难个案指导、危机干预支持,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形成有效互补。指导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鼓励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创新教育形式,以集中宣讲、团体辅导、班(团、队)主题活动、校园心理剧展演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组织“阳光心灵,快乐成长”百场进校园活动,尤其是在假期、复学、考试、毕业等关键时间节点,针对学生和家长不同人群,开展不同内容的心理健康宣讲。邀请省、市级心理专家进校园普及心理健康宣传及辅导工作,在正确引导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帮助家长提升识别和应对子女心理问题和危机干预的意识与能力。针对困境儿童,依托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基层儿童工作者,定期对困境儿童开展探访关爱,详细了解困境儿童的家庭结构、个人需求等情况。另外协同慈善总会开展特色项目“蓝鲸叔叔信箱”,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引入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进行定期评估和跟踪治疗,自项目启动以来,共收到困境儿童240封信,其中对35名儿童开展了“一对一”面谈咨询,守护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
同时积极联系对接其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成员单位,开展孕产妇、困境儿童、在职职工等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筛查,举办失智症、妇幼心理健康关爱、职场减压等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及团辅活动。依托县级阳明心坊及各乡镇街道心理咨询室,持续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另设有心理咨询服务热线12356,由专业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全天候24小时接听并提供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继续加强宁海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成员单位间协作共助,完善家校社协同宁海特色心理服务平台。运用医疗、教育和民政系统的资源和渠道,向就诊患者、青少年、老年人和家属普及相关人群心理发展特点、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心理健康支持等知识。同时深化合作关系,畅通转接途径,建立健全从学校、各乡镇街道到专业医疗机构的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确保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员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诊断和干预。结合“健康素养进文化大礼堂”协调安排心理咨询师及健康讲师团进社区,以社区为主体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推广,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
三、针对“完善构建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
1.完善三级心理服务网络,县精卫办落实具体工作,深甽镇中心卫生院开设精神卫生科、心理科门诊和精神科病床,满足各类诊疗需求,并配合精卫办做好业务指导考核工作;县第一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设立精神科门诊,县中医医院设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及阳明心坊,满足公众心理卫生服务需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精神科门诊,为居家稳定患者提供日常配药、随访、转介等服务。乡镇两级心理服务站点覆盖率100%,畅通转介途径。
2.联合县民政局,支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慢性病管理、康复指导、心理咨询等健康管理服务,如县综合社会福利院每年邀请县第二医院或妇保院的医生对在院老人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宣传,同时提供老年人探视、陪聊、心理咨询与疏导等精神慰藉类服务。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时,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义诊、家庭医生等工作,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并提供科学援助。使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开展辖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评估,对评估结果阳性的老年人,给予健康指导并嘱其进一步明确诊断;对确诊患者,社区医生对其家属和照料者开展照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生活品质,延缓症状进展;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组织开展常态化的认知功能训练预防或延缓失智症的发生。鼓励和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县级医疗机构开设记忆门诊,配备失智症相关药物。
衷心感谢您对我县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
宁海县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