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巧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医疗机构服务体系,深度融合医美、亚健康干预及老人康养服务的提案》(第101号)已收悉,此提案由县卫健局主办,县民政局协办。办理期间,我局高度重视,组织专题调研并多次召开协调会议,现结合我县实际,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针对“医美板块”建议的落实情况
(一)强化专业团队的建设。现县第一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县第二医院均已设置医疗美容科,县妇幼保健院今年增设医疗美容科。目前医生团队有12名美容主诊医师,提供专业的美容咨询和方案设计以及治疗;共有10名治疗护士,负责护理治疗和回访。各医院均定期派遣科内医护人员去上级医院进修,提升科室核心竞争力。
(二)项目的拓展与优化。各医院美容科,除了常规的整形美容手术外,已经开展部分轻医美项目,如:纳晶导入治疗补水淡斑、生发、化学焕肤治疗痤疮黄褐斑、M22强脉冲激光、水光针、纳晶导入、中医中药(内服及外用中药面膜)针灸埋线刮痧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项目。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多样化求美需求和进阶治疗,计划未来1-3年内购置新型美容设备,如二氧化碳激光,超皮秒激光、黄金微针等先进的光电设备,短波治疗仪器、独角兽痤疮治疗仪等美容设备。
(三)规范管理与质量把控。严格按照适应症及禁忌症,为患者推荐治疗方案,治疗前充分告知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发症、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为杜绝非法医美行为在医院内出现,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小组,定期对医美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加强对医美药品、医疗器械的管理,确保其来源合法、质量合格。严格审查医美广告宣传内容,避免虚假宣传、夸大疗效等行为,维护医院的良好声誉和医美行业的健康秩序。
二、针对“亚健康板块”建议的落实情况
(一)升级完善体检服务内涵。城区三家县级医院均设置体检中心,以妇保院体检中心为例,除开展常规的生化指标检查、体格检查外,还针对儿童步态、脊柱侧弯、平衡功能、发育性协调(感统)、心理行为等进行监测及评估,对发现早期异常的儿童进行及时干预指导,并进行闭环管理。微量元素检测主要针对营养素缺乏有症状的儿童进行营评估,有膳食调查、微量元素检测、脂溶性维生素检测。基因检查因条件有限,目前是为外送项目,针对儿童较多的是地中海贫血检查,针对婚孕检外送主要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无创DNA检测,宁波妇儿医院的孕前检查的项目为综合性携带基因检测,对有可能出现高危儿进行早期精准发现,降低潜在风险。
(二)建立综合性健康管理中心。各医院已组建由多学科专业人员构成的高水平健康管理团队。县第一医院已建设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简称MMC)。MMC项目集疾病诊疗、快速检测、数据分析和患者宣教于一体,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推广代谢性疾病标准化管理体系。代谢中心对五大类代谢疾病(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进行一体化、一站式诊疗。为积极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行动,县第一医院加入浙东糖尿病专病体重管理联盟,成立体重管理中心,由“多学科医疗团队”合作共同参与。为确保个性化体重管理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需对个体健康状况、具体需求、风险因素等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人体成分分析、生活方式评估、运动能力评估等,再进行个性化干预治疗和长期随访,帮助患者解决因超重、肥胖导致的代谢紊乱、慢性病风险等问题,最终实现“健康体重”目标。县中医医院于2007年开始开展治未病工作,为宁海县唯一一个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并于2022年4月顺利通过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验收。成立的中医日间诊疗中心,运用中医非药物技术为主的中医适宜技术,对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及处于亚健康状态群体进行预约式中医诊疗服务,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情况,对其进行辨证施治,为病人提供“一体化、个性化、精准化”的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患者提供经济、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县妇幼保健院成立的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肥胖诊疗中心,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中药制成代茶饮,冲服即可,安全简便,结合现代功能医学、营养学、生活方式医学等理念,运用食物不耐受检测、主食实验等方法,进行体质调理的同时,使糖尿病患者在平稳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实现停针停药。开展以来,已有5000余例糖尿病患者受益,超过80%的糖尿病患者停针停药后血糖依然维持平稳,超过10000余例肥胖患者完成减肥目标。
三、针对“老人康养板块”建议的落实情况
(一)开展适老化改造项目。自2024年以来,我县开始全面推行适老化改造项目,为符合条件的县内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改造内容主要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等五个方面功能,涉及70项内容,从细微之处着手,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的居家环境,让“老有所安”的承诺融入生活细节。截至目前,已累计为500余户老年人实施了家庭适老化改造,累计资金400万元。对医院部分病房或区域进行适老化设施改造空间无障碍化改造:1.通道系统主通道宽度≥1.8米,消除门槛落差,采用防滑耐磨地胶;双侧安装连续扶手(直径3.5-4.5cm,距墙5cm,颜色与墙面形成30%以上色差);病区设置休息座椅。2.病房卫生间设置有一键报警装置,可直接联系护士站,卫生间马桶配置扶手;淋浴区安装防滑扶手,及冷热水混水阀。3.安装智能监护系统:床头/卫浴双呼叫按钮(带LED位置指示灯)、护士站三色电子看板(红/黄/绿分级)。4.全院配备多功能电动调节床(高度、体位、背板、腿板可调节)。5.病区走廊设置康复训练带。6.其他辅助:智能包药设备,定人定量包装药盒等。专人定期开展康复指导,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医”的主要需求。
(二)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实现医养结合。通过设置医疗机构或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合作等方式提供医养结合服务。2022年12月,宁海县卫生健康局和宁海县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导16家乡镇卫生院与22家养老院、19家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签订“医养结合”契约服务协议。其中建成医养结合机构2家(三替养老服务中心、颐年养老服务中心),县社会综合福利院、梅林敬老院、兴华老人乐园、金中康乐养老中心、黄墩养老院等5家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在院内设立医疗机构或医疗点,其他15家养老机构签订医养结合服务协议。初步构建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健康养老保障水平。截至目前,建成全县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4019张,占总床位数超70%,建成康养联合体20个,床位360张。
(三)村(社)积极探索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如阳光社区成立“糖尿病高血压”俱乐部,怡惠社区开展心理疏导等,深受老年人欢迎。多个村(社区)从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提升到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如怡惠社区、湖西社区、塔山社区、浦西社区、杜鹃社区、华庭社区、湖东社区等开展心理关爱试点工作,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四)设立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区域。为终末期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在黄坛镇卫生院、长街镇中心卫生院和第一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北部医院设立安宁疗护病区,共设置病房15间,病床30张。启动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积极实施“光明”行动、“口福”行动、“营养改善”行动、失智老人关爱行动和“智慧助老”行动。
(五)加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构建“县-镇-村(社)”三级教育网络,在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站点开设老年大学或老年学堂,内含书画、声乐、心理等课程,不定期邀请专业老师前来助教,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已建成老年大学、老年开放大学、老年电视大学等各类分校、教学点226个,乡镇(街道)老年学校覆盖率达100%,全年服务老年人万名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提升医美专业技能、老年病专科诊疗能力和亚健康的管理水平,继续强化医养融合,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尤其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为优质的康养服务。
衷心感谢您对我县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宁海县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