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39490140/2025-6818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5-06-24
发布日期
2025-07-02
发布单位
县体育发展中心
宁海县体育发展中心关于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63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日期:2025-07-02 09:59:00 信息来源:县体育发展中心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叶能华代表:

您在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增加和优化市民体育健身场所、设施的建议》(第163号)已收悉,此建议由县体育发展中心主办,胡陈乡人民政府协办。根据我县实际,我中心综合各相关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针对“多元主体发展,科学规划配置”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

针对新建体育场地、体育设施,我中心始终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严格按照《宁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宁海县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规范管理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24〕4号)文件精神执行。今年我县承担省体育类民生实施工程项目中就有140个体育场地新建任务(其中涉及胡陈乡2个)。截止5月中旬,所有新建场地点位已确认并上传省级系统。每年11月份,我中心针对县域范围次年的新建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周边居民需求,以满足市民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对体育基础设施选址、类别等方面的规划指导,并鼓励乡镇街道接纳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

二、针对“坚持以赛为媒,调动乡村运动的积极性”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

在活动举办方面,我中心大力推广“村”字打头的赛事活动,以体促兴,极大的提升现有体育设施的使用率。截止6月,举办各类群体赛事活动近50场,带动全民健身人次超5万,例如桥头胡街道“村拔”、强蛟镇“村超”,2025宁海岔路“村跑”大赛尤为亮眼。该比赛将赛道设置在白溪堤坝步道(白溪绿道),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60支跑团、近800名选手参赛。通过“体育+农业”模式,赛道沿线设农产品展销点,山茶油、黑猪肉借势热销,参赛者可体验古道徒步、红色研学等项目,延伸消费链,激活农文体旅融合新动能。“一村一品”新模式自发形成,不仅体育健身人群逐步递增,而且成为乡镇街道特色打造的新助力,为“双优宁海”建设贡献体育力量。

三、针对“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监管”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

通过《宁海县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宁政办发〔2022〕2号)《宁海县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宁体〔2022〕18号)等文件的制定出台,我县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管理、资金保障等内容得到进一步科学规范。在设施监管方面,我中心加强现有体育设施场地日常巡查,针对设施安全、场地环境、管理运维、管理人员培训等情况,不定期开展督查和回头看,并第一时间将巡查内容反馈给所在乡镇街道,敦促其整改。并依据《宁海县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和《宁海县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对验收合格的新建项目进行相应资金补助,缓解村社资金压力。在培训指导方面,我中心在健康健身知识上墙的基础上,组织体育社会组织开展“送体育下乡”“一人一技公益培训”“科学健身大讲堂”等活动40余场,引导村民了解正确运动方式,普及健身生活理念。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市民需求,继续努力推进全县体育设施场地优化工作,让广大市民朋友们充分享受体育健身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最后,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县体育事业发展。


宁海县体育发展中心

202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