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原文
点击查看《宁海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宁海县科技创新发展的现实基础与面临形势、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举措,是指导今后五年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据。现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的现实基础是什么?
答:为科学编制“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需要对科技创新的现实基础做梳理总结。“十三五”期间,宁海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创新战略部署,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有效破解创新资源有限、区位优势不突出的现实问题,走出一条“企业为先、产业为重、服务为要、环境为基”的创新转型发展之路,创新在践行县域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总体来说,创新发展实现了“五个维度”的提升。“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持续增强,由2015年的2.59%增长至2.90%;有效发明专利达1168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4件,较2015年均实现翻番。创新能力持续争先进位,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名全省第一全国第八,跻身中国创新百强县第30位,入选省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培育单位。先后获批文具产业“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浙江省商标品牌示范县,拥有宁海经济开发区、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以宁波南湾新区、城市产业区、环象山港产业带为主体的“一湾一区一带”产业创新空间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进入“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面临形势?
答:一是新一轮全球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竞争。“十四五”期间,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将加速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尤其是全球疫情将加速重塑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重构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科技竞争已成为区域间发展竞争的关键内涵。二是国家及省市新一轮创新部署全面升级。科技创新的位势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社会对创新驱动发展和补齐创新短板形成普遍共识。三是县域创新格局调整布局迎来政策红利。近年来我国加快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推进区域内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共聚共享、产业集群相互配套支撑。尤其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速,顶层设计和组织机制不断完善,先行区示范区启动建设,形成一中心多节点的城市群创新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四是县域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住创新关键变量。当前,宁海的创新主体队伍不断壮大、产业创新优势不断增强、创新环境日益完善,已经具备做大做强“创新文章”的现实基础,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率先发展的加速期。
三、“十四五”时期,宁海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十四五”时期,宁海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要求,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树牢谋创新就是谋发展主动权、抓创新就是抓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导向,持续推进人才和创新“栽树工程”。以高水平创新型强县建设为牵引,紧密围绕建设发展优质、治理优越“双优”宁海建设部署要求,坚持科技创新与科技体制创新“双轮驱动”,深入实施平台赋能、要素赋能、研发赋能、主体赋能、协同赋能、生态赋能“六大赋能工程”,在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平台辐射引领、企业梯队培育壮大、创新创业生态建设方面形成标志性成果,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全县高质量发展,为新时期宁海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科技不竭动能,为宁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模范生贡献县域创新力量。
四、“十四五”时期宁海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十四五”时期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六大赋能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建成文体办公、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科创引领地,为重要窗口“双优生”建设提交优势产业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创新主体培育、创新生态营造四张高分答卷,实现创新发展“652”(六倍增五提升双突破)高分报表,初步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强县,实现“小县域、大活力、大创新”的发展格局。
解读机关:宁海县科学技术局
解读人:徐奇锋
联系方式:0574-6552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