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缑城中学(原名:桃源二中)施工现场,校区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成果一览无余。灰白橙相间的教学楼、实验楼、餐厅坐落在建筑群的南侧,工人师傅分布在各楼层忙碌,正在进行最后的修整;报告厅、图书馆、体育馆等场所建设正在紧而有序地进行着……一个现代化的新校区即将落成。目前该工程即将完成部分竣工交付,会在9月迎来第一批入学学子。
据悉,缑城中学是县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于2022年3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原计划于2024年8月全面竣工交付。因考虑到周边片区新生入学需要,决定今年9月完成1区、2区和3区部分竣工交付,工期整整提前一年。
该项目体量大、建设时间短,县公建中心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了千钧重担,“今年3月份,建筑主体还未完成,二次结构还没开始,半年之内完成部分投入使用,工期之紧急,任务之艰巨,想想都觉得不太可能。”县公建中心副主任屠立告诉记者。
为了保障项目按时交付,县公建中心协同县教育局统筹施工、监理、设计、跟踪审计和第三方安全隐患排查等相关单位成立项目攻坚专班,不定时召开专题讨论会,通过科学安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时调度、平行推进等方式,齐心协力、聚力攻坚,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为了加速施工进度,施工单位优化施工组织,转换施工模式,采取全面开花、多班组平行作业、“白加黑”作业等措施抢工期抓进度,夜以继日,与时间赛跑。“我们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抢进度,确保今年9月份能够满足使用条件。”中晟恒业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陈福康说,“缑城中学项目共分6个区,每个区都在同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表精确到具体部位,精确到天,精确到每个班组多少人。最多的时候,现场有装修、电梯、空调、外墙、实验室、厨房、附属景观等十几个班组同时施工,施工人员达400人。”陈福康表示,半年来他和施工人员几乎没有怎么休息:“一睁眼就是项目进度表,每天盯现场,无论如何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屠立告诉记者,作为建设单位,公建中心坚持“日碰头、周例会”的工作机制,每周组织召开例会,当场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逐项分析、逐项落实,实现大事不过周,小事不过夜。
“这几个月我们天天泡在工地,项目6个区几乎每天转一遍,鞋都废了好几双,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前往工地实时协调项目遇到的问题。”县公建中心项目组负责人徐明宝告诉记者,缑城中学东临山体,地势低洼,台风“卡努”期间,工作人员连续在项目工地值班值守,及时清理工地积水,确保工地安全。“我们不仅要抓项目进度,更要抓工程质量、抓施工安全等各个环节,确保建成精品工程。”
走进教室,课桌椅摆放整齐,智能电灯、智能黑板、洗手池、直饮水、储藏柜等也是一应俱全。“我们已经完成招生10个班级近500名初一新生,每个班级50人左右。”缑城中学校长王再宾表示,届时,初一新生们就能在崭新的教室里快乐学习。如今,该项目1区的教职工宿舍、食堂,2区的办公室、实验室和3区的部分教室均已准备就绪等待9月份开学,地下停车接送系统将于10月中旬投入使用,余下的4、5、6区的整体房屋将于年底竣工,风雨操场将于明年三四月份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