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潘天寿中学老师获浙江省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评审活动一等奖
发布日期:2024-10-10 10:17:23 信息来源:宁海新闻网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近日,2024年浙江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评审及观摩活动在温州第二中学举办。宁海县潘天寿中学的胡瑚倩老师代表宁波参赛,并荣获省级一等奖!

6.jpg

【筹备阶段】

为持续推动“双减”政策落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胡瑚倩老师设计了创新融合的跨学科暑假特色作业,并结合学校的科技节传统项目,指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学以致用——无动力小车制作

“我们可以利用哪些条件帮助我们实现小车的运动呢?”在深入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同学们发现了多种方法都能够推动小车运动。在项目初期的头脑风暴环节,同学们讨论了重力、风力、水力、弹力等可能性,并根据个人兴趣组建了各类团队。

807班胡砚博小组表示,他们是在学习弹力的科学课上获取的灵感,同时观察到生活中有许多废旧物品改造成装饰品的情况,于是他们想到用橡皮筋作为驱动做一辆小车。“小车上的橡皮筋不断被缠绕,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中慢慢储存能量,小车释放的瞬间,这股储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也会迅速释放出去,带动小车的车轴齿轮旋转,进而就能推动小车跑起来啦。”组长胡砚博介绍。

1-4.jpg


1-3.jpg


1-2.jpg


1-1.jpg


学科融合——海报设计

在无动力小车的设计图纸、宣传海报等创作环节,胡老师邀请了学校美术组胡桐老师,引导学生如何将创意可视化,通过海报的形式宣传自己的设计思路与小车的优点,这正是新课标中“跨学科学习”的体现。

807班金麒小组的奶酪小车海报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我们小组的成员很喜欢动画片《猫和老鼠》,于是以‘杰瑞的奶酪’为外形,设计了小车。”组长金麒表示。在海报上,小组设计思路详细展示,图文并茂,生动可爱。

2-2.jpg


2-1.jpg


以学促思——论文撰写

实践活动离不开总结归纳。9月初,胡老师引导学生梳理实践思路,以实验原理、实验过程、性能测试与改进、实验结论等多个部分构建论文框架,作为学生论文初试的写作支架。撰写科学论文,也是潘天寿中学科技节的传统比赛项目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创造性。

围绕“无动力小车制作”,胡瑚倩老师还设计了一系列综合实践课堂与比赛,无动力小车制作项目真正做到了在教育“双减”中做科学教育加法,播撒科学种子,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比赛阶段】

此次教学评比分为课内指导课和说导课两个板块。

在说导课板块,胡瑚倩老师从帮助食堂师傅解决送餐难题这一真实情境出发,推动学生开展无动力小车研究。胡老师指导学生恰当地融合科学、美术、语文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进行实践探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和积极性。

从五月份的县赛,到六月份的市赛,再到九月份的省赛,大浪淘沙的过程并不轻松。在县科学兼综合实践教研员阮小娟老师的邀请和组织下,宁波市李惠利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戴振锵老师、宁波市综合实践教研员丁言君老师以及浙江省正高级、特级教师北仑区综合实践课程教研员乐素芬老师都对胡瑚倩老师进行了理论指导和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并积极组织开展集体教研,为备课出谋划策。胡瑚倩老师积累经验,在县、市、省的比赛中都获得了一等奖。

聚力耕耘结硕果,弦歌不辍再出发,所有的精彩展示都历经千锤百炼,所有的专业成长都源于厚积薄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相信这次评审活动的佳绩也将激励老师们积极参与到综合实践课程和劳动教育中,一起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