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霜降“晒秋”,宁海湾畔鱼鲞飘香
发布日期:2024-10-28 15:05:56 信息来源:宁海新闻网 浏览次数:
分享到:

霜降“晒秋”,是浙东宁海湾渔村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这里的人们,将自然风干的鱼,称之为“鲞”。

10月23日,走进宁波宁海县强蛟镇沿海渔村,岸边码头、街前巷尾的晾架上晒满了整整齐齐的鱼鲞。村民们抓住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一大早便开始忙碌起来,将新鲜鱼虾进行腌制、晾晒,加工成渔村特产,呈现出一幅秋日里的丰收画卷。

“霜降开始,一直到春节这段时间,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会晒制各种鱼鲞。”正在晒场忙碌的下渔村村民薛英元告诉记者,霜降节气寓意着北风渐起,这个时节经过海风风干的鱼虾,吃起来外干里嫩,口感劲道,别有风味。

在宁海湾峡山、下渔、加爵科等海边乡村,“渔村晒秋”是一种典型的渔俗现象,具有地域特色。过去,渔民打鱼归来,为了长久储存食物,需要将各种鱼获通过腌制晾晒,作为整个冬季佐餐下饭的主打菜,一直流传至今。

“以前晒制的鱼鲞,只是用来自家食用或馈赠亲朋,如今随着乡村旅游发展,已经成为海边人家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峡山村村民尤建江经营着一家渔村特产店,年产值做到了300余万元,还专门注册了“路大海”商标,生意越做越红火。

据了解,相比以前中老年人口味偏咸,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口感和健康。村民们在传承乡间海味的同时,改用低盐制作,并不断创新包装和营销方式,黄灿灿的鱼鲞成为了当地的一道美食名片。

眼下,宁海湾鱼鲞逐渐演变成一种原生态的旅游产品,在吸引大量游客观海品鲜的同时,原汁原味的渔村特产也通过便捷的物流销往全国各地。特别是黄鱼鲞、米鱼鲞、风鳗、虾干这些海产品最畅销,“回头客”非常多。

为了促进“晒秋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探索“党建+”模式,找准乡村发展新赛道,搭建起村级产业共富平台,助力强村富民。2023年,宁海湾鱼鲞年销售额达2500万元,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