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进入老年模式
关闭导航 部门首页 人大要闻 通知公告 代表建议 镇街人大
48.关于建立完善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04-07 10:36:09 信息来源:县政府办公室(县委外办) 浏览次数:
分享到:

类别:                                        编号:      

 

宁海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代表建议

 

标    题关于建立完善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

代表姓名:魏荣琴          通讯处宁波荣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5267820622     所在乡镇、街道:大佳何镇

建议内容:

 

1、基本情况

垃圾分类是涉及千家万户,是民生关键小事和社会发展大事。在这几年持续推进态势下,我县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群众知晓度、参与度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减量效果初现,值得肯定,但是总体而言,我县的垃圾分类工作起步早,推进难,质效不高,而且有倒退趋势。
    二、存在问题

1、源头分类不够精准。城区小区通过物业和志愿者连续几年的桶边督导,整体还是可以的。在农村,由于村民素质相对来说参差不齐,尤其是相对偏远的山上片村,绝大部分住户都是上了年纪的村民,他们普遍存在垃圾分类意识不浓、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垃圾还要分类,而多年来养成的生活卫生习惯也让他们一下子难以适应垃圾分类这一新生事物。因此,一些农户家的垃圾分类专用筒,基本上都成为摆设。这些都给生活垃圾源头分拣和终端处理带来较大困难。 

2、长效机制不够到位。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在落细推动时缺乏持续性,存在时冷时热现象,启动时轰轰烈烈,一段时间后就悄无声息,而且没有真正做到全领域覆盖。缺乏利益协调机制全社会发挥合力共同推进垃圾分类的利益协调机制尚未理顺,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这使得垃圾分类的推进缺乏内在动力,难以持续有效地进行。

3、刚性监督不够有力。垃圾分类虽然已经立法,但因量大面广,处罚等同于无,缺乏强制措施。监管部门对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不够严格,没有形成有效的长效机制,导致垃圾分类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推进。技术手段不足垃圾分类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支持,如分类垃圾桶、分类回收车等设施。然而,目前这些设施的配备并不完善,无法满足垃圾分类的需求。
    三、建议
   1、强化源头分类管理,提升意识。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建立定期检查、考核和评估机制,对各类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如公益广告、宣传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分类方法,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
    2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一是考核机制更完善。将垃圾分类工作和村干部、网格员的考核奖惩挂钩。二是检查方式更实效。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台账检查与走访检查相结合。真正发挥检查的作用。三是管理措施更科学。开展垃圾分类先进社区(村)、先进楼层、先进户流动红旗评选活动,垃圾分类卡积分兑换活动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点上监督员,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对不按规定进行分类的市民,要严肃指出,并让其按规定重新分类,而不是一言不发,放任自流或为其重作分类。
    3推行刚性约束措施。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垃圾分类的标准和要求,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和制裁,以强制手段规范公众的垃圾分类行为。实行类似于驾驶证违章后的扣分处罚机制,个人信誉红黑榜机制等措施 ,为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强大的刚性机度保障。
    同时加强监管力建立全面的监管机制,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考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得到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