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966132/2025-4184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
2025-01-22
发布日期
2025-01-22
发布单位
县司法局
宁海县司法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5-01-22 09:28:23 信息来源:县司法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2024年,宁海县司法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有效发挥“一个统筹、五大职能”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法律服务和有力法治保障。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情况及成效

(一)法固根本,指标争先,持续深化法治建设

一是统筹推进法治宁海建设。发挥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科学谋划部署全年工作。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活动,系统推进新时代法治实践站建设,融合打造3家新时代法治实践站。加大法治督察力度,深化法治督察与巡察贯通协同,深化“最佳实践”培育计划,6个项目入选市级“最佳实践”培育项目清单。

二是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全县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工作,制定县乡合法性审查“一图一清单一指引”,全面推行目录清单化管理。统筹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协同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被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评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领域成绩突出集体。有效运行“3+N+X”行政争议化解机制,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三是系统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强化典型带动,以点带面推广“法律明白人”在乡村依法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组织开展队伍轮训,累计培育“法律明白人”1901人,“法治带头人”376人,相关做法被司法部《“八五”普法简报》录用。

(二)法安缑城,普法争优,持续深化基层治理

一是深化普法品牌打造。致力打造“法安缑城”普法品牌,确定47个年度普法项目,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普法品牌。谋划推进“云”上普法,组织开展“法安缑城 民法典相伴”等直播普法活动,受益群众近1.3万人次。“平安宁海”抖音号发布法治微视频70余期,在“看宁海”创新推出30余期宁海话版“剧说民法典”情景剧。

二是深化专题普法活动。聚焦青少年法治教育,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联合多部门组织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法治宣传校园行”等主题活动40余场次,其中“青少年安全成长守护行动”直播带“法”1小时获赞11万。编制《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公民法治素养基准版》及题库,为全县中小微企业人员学法提供指引。“税务+司法”协作式普法相关做法被《中国税务报》报道。

三是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阵地,推动形成“一地一品”“一村一品”的法治景观群落,相关做法被司法部网站、《法治日报》录用。加大法治文创作品创作,创作各类法治文创作品30余件。其中,《税法三字经》荣获第十八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三等奖,宁波市首届法治文艺十佳作品,《请勇敢,少年的你》获宁波市首届法治文艺十佳作品。

(三)法助共富,服务争效,持续深化共同富裕

一是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印发《2024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编制完成新型储能企业、压铸行业、模具行业、文体产业、叉车产业合规指引,《新型储能企业合规指引》入选2024年省级重点产业合规指引目录管理项目名单。积极对接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推进新型储能企业合规示范点建设。

二是推进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联合多部门编制《宁海县企业涉外事务工作指引》《宁海县企业负面行为监管清单》。稳步推进省级共富试点项目,新建2个“民商法治诊所”点位,“民商法治诊所”进驻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法治专区。组织开展“释法明理 税企同行”等主题法治讲座活动100余场次。全县27家“民商法治诊所”为4000余家市场经营主体开展“法治体检”,帮助梳理法律意见近1800条,解决问题或困难超700个。“民商法治诊所”相关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

三是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连续四年实施“法治惠民十件实事”工程,整合优化律师、公证、普法、调解等队伍资源,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建设,全县已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396个。制定“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指引牌”,打造县乡村一体化服务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累计解答各类法律咨询1.7万余人次。坚持落实“五位一体”案件承办质量管理体系落实机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026件。

(四)法护平安,底线争固,持续深化和谐稳定

切实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全力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大力加强县镇村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员专题培训,提高调解员业务水平。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县各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1.03万件。

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原因

公共法律服务能力上还存在短板。“法治红利”释放仍然不足,高精尖专法律服务人才仍需下大力气引育,具有宁海辨识度的特色工作品牌还不够多。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还有待进一步加快,高质量支撑和服务举措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干部队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局年度重点工作并抓好落实,切实做到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与司法行政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全力推动“一规划两纲要”落地落实。发挥县委依法治县办职能作用,加大对全县法治政府建设的统筹力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走深走实。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工作打算

(一)全面依法治县再推进。压实统抓全面依法治县责任,全力推动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落地见效。分层次、有重点、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和主题宣讲。持续深化“最佳实践”培育计划,打造更多法治建设改革创新亮点。

(二)法治政府建设再加强。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强化依法决策。加强对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的指导监督及业务培训。有效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提升复议诉讼比。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常态化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质效评议,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三)法治社会建设再提升。持续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深入开展“司法蓝伴你行”法治宣传系列活动。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开展社会大普法“六优”培育行动,加大“双普”教育基地培育力度,争创市级“双普”教育基地。

(四)法治化营商环境再优化。全力推进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优化“民商法治诊所”布局,建立融合高效的专业服务团队。深入推进县域特色产业合规指引编写工作,助推全县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五)高质量“法治红利”再释放。深入实施“法治惠民十件实事”工程,深化县乡村一体化服务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建设,系统推进省级共富试点,推进法律援助标准化服务。

(六)精品质法治宣传再开展。深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加大新媒体普法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推进普法与调解有机融合,把法治宣传引导贯穿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

(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再深化。深化社区矫正智能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落实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开展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